五岳一奇(8)

2025-10-09 评论


    祁灵放下第一本秘笈,撇下两小包丸药,先自取过那本秘辛,就倚在窗口,仔细地翻阅起来。

    虽然醮血书衣,每一个字却都是写得笔划不苟,清晰异常,足见书写这本秘辛的当时,他们仍然是保持着平静的心情,在叙述内心的隐痛。

    后来索性祁灵靠在墙壁倚坐下来,他的心情,完全浸于这两个令人同情而又惋惜的故事情节当中。

    祁灵坐在那里三次重阅,脸色沉重,神色庄严肃穆,掩卷闭目良久。霍然,翻身而起,走到两具骷髅当中,抱拳拱手说道:“两位老前辈慨然以稀世灵药留赠,不世武功相传,而不求师徒名份,祁灵自是不敢有违两位遗命,祁灵愿以良心血性在此面对两位老前辈遗体留下誓言,如能习得一身武功,仗义武林,行道江湖,愿以有生之年,为两位洗刷不白之冤。”

    祁灵躬身拱手道罢心声,回首塔外,不觉已近黄昏,料定祁福必然已经等得心神不定了,倚在窗口,微向塔下看去,塔下的虎丘,已经人声匿迹,一抹斜阳,遍山金黄,却难得找到一个人影。远远地,只见山脚下站着一人双骑,伫立而望,想是祁福还在那里等侯。

    祁灵禁不住自语说道:“祁福忠心,回程定令老父生忧。孩儿不孝,但待三年之后,再返故里,侍奉晨昏。”

    说着话,便按照第二本布簿上所记载的方式,端然趺坐,静心凝神,然后取出那两个小布袋,倾出其中一粒大如龙眼,色作腥红的丸药,顿时清香扑鼻,精神为之一振。纳于口中,津液自生,余香满齿,化作一股暖流,缓缓流人腹内。

    不稍片刻,祁灵坐在那边遍身汗出如潘,只觉得浑身筋骨发涨。毛孔为之遽张。

    祁灵知道丸药有灵,药性发作,越发不敢稍有动掣,紧记着书中所记的要诀,舌尖上顶,紧咬牙床,双手覆于小腹之上,提气上升,凝神一志,心无旁鹜。

    这样坐着顿饭光景,浑身热流愈来愈盛,渐渐地祁灵已经深感到头晕目眩,天旋地转,浑身筋脉欲裂,奇疼难忍。不到一会,祁灵已经支持不住,昏倒地上。

    不知道经过多少时间,祁灵又自悠悠醒来,睁开眼睛一看,阳光耀眼,满塔金黄,想来已是一夜过去。

    祁灵翻身起来,但觉得神清气爽,步履轻盈,浑身筋骨舒散,有着无比的轻松畅快之感。

    俯视塔下,只是为时尚早,依旧无人,祁灵拍去身上灰尘,小心翼冀地揣起两本布簿,藏好剩下来的一颗丸药,再度拱手躬身,默祝道:“祁灵此去一切按照两位老前辈遗书所示而行,如能习得武功,定然不食所言。”

    默祝已毕,迈步下塔,用木板盖好顶层进口之处,走出这一座古塔,迎面朝阳,光芒万丈,古塔沐浴在朝阳里,也散发着老劲苍挺之势,塔顶琉璃,也闪出从未有的耀眼光彩,与虎丘剑池,相得益彰矣!

    离开姑苏虎丘,北上出阳澄湖,越扬子江,取道鲁境,直赴东岳泰山,这是一段悠长的旅程,也是一段艰险的跋涉,尤其入鲁境之后,从临沂入山,穿过白马关,前往泰山这一段行程,山道崎岖,途中行人稀少,以祁灵这样一个斯文一脉的书生,从未出过远门,如今单身独闯,而且身上还携着盖世绝技抄本秘笈,端是一次危机重重的旅行。

    幸而事之利弊相连,也就因为祁灵是斯文书生,不谙江湖风险,而且沿途风霜,已稍掩祁灵那种英挺俊秀的面容,落魄斯文,不易惹人眼生,如此一路之上,也减少无限的麻烦。

    历经风尘,饱尝跋涉之苦,历时匝月,在祁灵身上盘缠即将告罄之时,泰山已经在望了。

    到达泰山之日,祁灵卖掉坐骑。准备好了干粮饮水,养精蓄锐,翌晨人山。

    泰山号称东岳,高耸人云,上不可仰止。有谓:“登泰山而小天下”,其高峻之情形,不难想见。

    祁灵生长在江南。何曾到过这种上可擎天的崇山峻岭?在入山之初,倚着一块的青石,仰望着云深不知处的山峰,顿时有不知何去何从茫然之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玉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