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间八成是个误会。”
“就算是误会,那也是你们惹起来的。我告诉你,不要再上前一步,虽然你的功力不差,弹指神通已经有八九成火候,你也救不了他。”
“赵朋友!你到君山真的是游玩吗?还是有人请你来的?这个答案很重要,是友是敌,就在此一问,”
“没有人请我,江湖上也没有人认识我这样无名之辈。”
“那我们确是误会。”
赵小彬突然一松手,并且趁势手掌一送,那汉子踉跄后退了几步。手抚着手腕,无名火从心里腾腾而起,就在他伸手一抓左侧身后,同时有两个人冲到他的并排,三柄雪亮的弯刀,横摆成了一个架势,朝着赵小彬走过来。
弯刀的形式十分特别,刀成半月形,刀背很薄,刀身很窄只有两指多宽。全刀泛着一种淡淡的蓝色,在中原武林,很少看见过这种弯刀。
对方三个人霍然一翻刀身,虚空撇了一招,唰、唰之声,破风作响,令人刺耳。
赵小彬没有移动,只是沉声问道:“三位与我没有任何仇恨,最好不要动刀,那样总会有人后悔的。”
其中有人冷冷地冒了一句:“后悔不会是我们!”
赵小彬点点头说道:“我的话可是说在前面,我再说一遍,我不想在岳州城无故结怨,各位如果成心如此,我赵某人绝不退缩。”
他放下肩上的包袱,正要用手解开,站在后面的年轻人说话了:“我已经说过,大家是个误会,我不希望这个误会继续扩大下去。赵兄!你请便吧!”
赵小彬手按着包袱,向上扬着头问道:“我被你们这样消遣一顿,就这样算了吗?”
“我说过,这是误会,在江湖上,误会是在所难免的。”
“至少我应该知道你们是在哪个门派?哪个坛前烧香?日后也好记住岳州城这一段经历。”
“我们没有门派,赵兄!请吧!人在江湖上能活着混下去,凡事不要追根刨底,也是条件之一。祝福你在岳州城有一个很愉快的日子。”
赵小彬重新慢慢系好包袱挎上肩头,点点头说道:“只要你们不来麻烦我,岳州城内,我会过得很快活的。谢谢你这句不要追根刨底的金言,我会记住的。不过,我也奉送你们一句:‘无事生非,任何人都会招致杀身之祸的。’再见!”
他迈开大步,连头都不回,朝着岳州城走去。
岳州,是鱼米之乡,民风纯朴,家户富庶,街上行人熙攘,十分热闹,但是,到了夜晚,除了城东有一处夜市,大家都进入了安静。
赵小彬住在一家安静的客栈里,一个人独占西跨院的一明一暗两间厢房。
隔着窗子,外面是跨院天井,两棵枣树,摇曳着风声。赵小彬叫店伙计暖焖着一壶热茶,自己斜靠在床上,鱼肠剑放在顺手的身边,油灯将之吹熄。
他心里有数,江湖上的事,是福是祸,碰上了就像湿手抓灰面,甩也甩不掉,不会那样轻易没事的。
白天岳阳楼那四个人,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路,至少可以确定以下几点:
第一、他们绝非善类。
第二、他们不会是排帮的人物。排帮虽然只是一个帮派,这些年来,还不会在江湖惹是生非。再说,那三柄弯刀绝不是排帮通用的兵刃。
第三、他们与排帮有关,否则,绝不会听到君山二字,就要横插一脚。
像这样的人,白天的事他们会就此罢手吗?
赵小彬没有打算睡觉,他以充足的精神,迎接不可预期的事情发生。
是个月半的夜。
夜空如洗,冷月清晖,照着大地一遍寂寥。
按说这是一个不适宜夜行人活动的时辰。
赵小彬估计月正当中,放下心情,正准备解衣就寝,忽然,跨院里仿佛有影子一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玉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