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连城(11)

2025-10-09 评论


    杨逸之看着他,缓缓道:“天下不能坏于三人之死。”

    卓王孙不答。

    杨逸之道:“所以,武当三老绝对不该是你所杀!”

    卓王孙冷笑:“不是我,又是谁?你的‘天下’会相信么?”

    杨逸之踏上一步,注目卓王孙道:“你若说,我会信。”

    他的话音十分诚恳,但卓王孙却只拂袖冷笑道:“你却代表不了你的天下。”

    杨逸之道:“若得你一诺,当以三月为期,还你清白。也还天下清白。

    卓王孙大笑:“你的天下于我何用?”他挥袖遥指山下太昊阵:“三月后,天下已在我掌中。”

    此语并不高声,但却已惊动天上之人。

    卓王孙衣带未束,袍袖翻飞,宛如灭世的神魔,即将挥剑而起,割裂中原。

    林间夜露簌簌落下,却似乎为这升腾的杀意搅碎,砰然暴散,在两人中间炸开一团团彩雾。

    杨逸之岿然不动,一字字道:“我只相信,天下亦在君之心中。”

    夜露突然凝结,满天狂舞的杀气,也因这句平凡的话,而如春水般徐徐化开。

    卓王孙注目手中酒盏,神色隐藏在散发的阴影下,看不出变化。

    呛然一声轻响,却是他在拔剑。

    一道剑光如腾蛟起凤,裂空而出,卓王孙持剑在手,冷冷道:“玄都剑仍在此。”

    杀名人而用名剑。

    天下共知,此乃卓王孙的习惯。从未改过一次的习惯。

    第二个习惯,便是杀人后当葬此剑于地而去。

    玄都剑,正是当日嵩山一战中,卓王孙为武当三老准备的名剑。

    剑仍在。

    ——这已是最好的辨白。

    杨逸之默然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风露凄迷,不知何时,山中的寒意已经点点消散,一切又已回复了春夜的静谧。

    卓王孙依旧独坐花下,手中半握一尊琉璃盏。

    他脸上渐渐浮起一个笑意,这个笑容让他整个人顿时变得和煦而可亲,他轻轻转侧杯盏,道:“三月后,当邀杨盟主共饮此杯。”

    嘉靖皇帝端坐在道台上,面沉如水。

    他的身前,罗列着厚厚一叠奏疏,以及青藤纸写就的祭天青词。这些奏疏与青词杂迭着,正如大明的江山一样,在神仙方术中飘摇不定。

    奏疏有一半是关于东南倭寇的,另一半,是关于各地连年的饥馑。这些,都让嘉靖有些烦乱。

    大明得天之佑,祥瑞不断,偶尔有些小麻烦,这些臣子竟然无一个能分朕之忧!

    嘉靖月白色的道袍因恚怒而波动起来,露出他手上紧紧握着的那一封奏疏。隐约可见奏疏封面上红色的“八百里加急”字样。嘉靖帝的指节因用力而变得发白,但最终,他无力地叹了口气,整个身躯松弛下来,倚在沉香木的辇上。

    无疑,这封奏疏,才是嘉靖帝怒气的根源。

    嘉靖帝目光抬起,缓缓移过那雕刻着流云般经文的白玉陛,最终注目于深深叩首在台下的人身上。那人似乎感受到这威严而凌厉的目光,剧烈地颤抖起来。

    嘉靖冷笑。

    他用力将奏疏掼下,轰然一声响,奏疏落地的声音,在这沉静空阔的大殿中是那么的响亮。跪着的人一阵颤抖,几乎完全趴在了地上。

    嘉靖的怒气宛如郁积着无穷的雷霆,将要喷发而出:“朕设安宁、曲先、哈密等卫,命汝为甘州总兵,看管边塞,意在惠民体天,滋养柴达木圣泉。汝究竟做了什么鱼肉百姓的祸事?”

    那人战战兢兢地道:“启禀陛下,微臣上承皇恩,不敢有丝毫懈怠,哪里敢鱼肉百姓啊!”

    嘉靖帝怒道:“如此,圣泉怎会干涸!”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步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