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之回头,就见卓王孙一脸平静的站在虚生白月宫门口。
韩青主仓皇后退,一个趔趄,几乎跌倒在地。
杨逸之转过身,正面站在卓王孙面前。
他见到的卓王孙,跟十八日前没有任何的改变。但这个世界却变了太多,变得连他也陌生起来。
他不能容忍他这样做下去,因为他们是朋友。
杨逸之一字一字道:“韩青主。”
韩青主吃惊地抬头,看着杨逸之。
杨逸之:“你随我去。去救月写意!”
韩青主更是惊讶,他脸上闪过一丝喜意,却不也答应,不敢动,目光偷偷地看着卓王孙。
卓王孙却不看杨逸之,只淡淡瞥向韩青主:“你为什么不去?”
韩青主大喜,连忙拉着杨逸之向外走去。
他不放心,国为他怕杨逸之再说一个字,这两个人之间的世界就会崩坏。
两匹骏马,向津梁滩驰骋。
天色,又开始阴沉,让人的心情也无比烦闷。
杨逸之禁不住问道:“不是开始和谈了吗?怎么又打起战来了?”
韩青主摇了摇头,叹息道:“和谈和结果被视为丧权辱国,激起了高丽百姓的反抗,几十路义军起义,阁主却一点都不予以支持。倭贼为了尽快和谈成功,采取了杀一儆百的策略,出去大军闪电围攻义军中最强大的的几支。唉!”
还是和谈。还是卓王孙。
看来他很想促成这场和谈——接受最恶劣的条件。
究竟是为什么呢?
阴沉的天气让杨逸之的心情也无限抑郁。
津梁滩旁边是一座陡峭的高山,湍急的江水绕着高山流过,发出激越的响声。元豪的队伍,就在这座高山上。
山下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倭军。
战壕早就已挖好,铁蒺藜、马刺、鹿角等一应俱全,重重密布,将整座山都封锁住了。杨逸之敏锐地觉察到,这些布置,绝不可能在几天内完成。那只可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倭军早就布置好了这一切,之后再引诱义军逃入其中。
这是关门捉贼之计。用得精巧而毒辣。
杨逸之与韩青主互相对望一眼,纵马向倭军阵营里冲去。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倭军完全没有阻拦,反而打开营门,任由他们冲上了高山。
恍惚之间,杨逸之回头,只见阵营之中,赫然飘动着四条诡异的影子。
地、水、火、风。
鬼忍四人众竟然也在其中。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才一进义军阵营,杨逸之的心就凉了。
遍地躺着的,都是伤兵、残员。而这些伤兵残员,也是稀稀落落的,没剩下几人。峻峭的高山上已没有多少地方留给他们,他们只能跟那些死去的士兵躺在一起,躺在自己昔日伙伴的身边。六月的天气已十分炎热,尸体迅速腐烂。整座山都弥漫着一股呛人的气味。
这些伤兵看到他们,并没有露出惊喜或者失望的表情。唯一余下的只是平静。这使杨逸之心中一阵酸楚。只有绝望的人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些人全都带出去。无论卓王孙的命令是怎样的,他都一定要拯救这整支部队。一定!
只要这支义军相信他,他就能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他听到一阵粗豪的笑声,在山顶上响起。
元豪仍然豪气满脸,笑容满脸。如果只看他的脸,绝对不会想到他们的战况会是如此惨烈。但,他的右臂已齐根折断。背后的狼筅上的齿,几乎连一根都不剩了。
显然,这短短十几天,他们遭遇到的战况之艰难,让人难以想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步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