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摇了摇头,凄然笑道:“我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我本希望它能来得晚一点,看来,我想错了。”她的眼睛一直保持着笑意,新月般越弯越深,最后终于轻轻合上。
就在这一瞬,她手上的双飞箭冷电般刺下!
《昆仑奴》选译:
唐大历年间,秀才崔生奉父命去探望大臣一品病情。一品与崔家交好,见崔生容貌如玉,言论清雅,也甚喜欢,就让他坐着陪自己说话,临走的时候,让家里一位红衣姬送出。两人作别之时,红衣姬立起三根手指,又将手掌反覆了三次,指着胸前的小镜子含笑而回。崔生不知道她什么意思,但回去之后,想起红衣姬的音容笑貌,不禁越思越想,废寝忘食。吟诗自况:"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雪艳愁。"
他家中有个昆仑奴名摩勒,问他为什么老是长叹,崔生就把心事告诉了他。摩勒笑着说:"好办,立三指就是指一品十院歌姬中的第三院;手掌反覆三次,是十五之数,又指着小镜,必然是说十五月圆之夜前来。"
到了十五之夜,摩勒让崔生穿上黑衣,背着他纵身跃起,宛如飞鸟一般,来到了红衣姬的寝处。红衣姬正在独坐长叹,见崔生进来,大为惊喜。听崔生说了摩勒的奇处,不禁生出逃脱虎口之想。崔生就命摩勒背着他们两人,飞出了一品的府院,一同藏到了崔生家中。到了天亮,一品家才发现红衣姬逝去,大家都很吃惊,但却不知道去了何处。
过了两年,红衣姬偶尔出游的时候,被一品的家人认了出来,一品寻崔生询问,崔生这才将前事说了出来。一品因与崔生父亲交好,不愿多怪罪崔生,但觉得摩勒穿行重屋入白地,留着未必不是祸害,就命令甲兵五十人前去捉拿。但见摩勒手持匕首,飞出高墙,就如同插了翅膀一般。箭飞如雨,都不能伤。顷刻之间,就不知去了何处。一品大惊,怕摩勒回来作乱,每晚都令家丁持剑环卫着自己,才能睡着。但摩勒却并不来寻仇,十余年后,有人在洛阳见到摩勒卖药,容颜丝毫不变。
评:才子佳人的故事千千万万,这一篇也未能免俗。但才子佳人却不再是主角,主角换成了似乎应该是相貌丑陋的昆仑奴。这或许也印证了那句话:传奇的不是事,而是人?
古押衙之叹,至昆仑奴方才舒解。
(出《传奇》)
白光化为无边寒雨,洋洋洒落,荥阳公子一声冷叱,竟是不躲不避,迎着红娘的箭锋而上。他虽然右手重伤,但身形却丝毫不见减慢,宛如一片羽毛,在满天刀影中来回穿梭。
红娘羽箭疾刺,她的武功看上去非常花哨,一柄短短的羽箭,在她手上时而如判官笔,指穴打穴;时而如峨嵋刺,挑探要害;时而如玄铁钩,钩斩断杀,更有时甚至如暗器一般抛出,再回旋收回。
她的武功比刚才与柳毅、聂隐娘交手之时,已然高了很多。完全不像一个只受训一年的刺客。
不过,她毕竟还很年轻,还来不及把这样驳杂的武功一一练得精纯。她致胜的要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快。
她出手之快,只怕江湖上已很少有人能在她出十招之时还出五招。红衣翻飞中,她手中的羽箭宛如桃花乱落,让人目不暇接。短短一刻钟内,她已攻出了近百招,荥阳公子的身影完全被笼罩在青白光芒之下。
然而,她的招式虽然凌厉,但落刃之时却总有些犹疑,箭尖几次擦着荥阳公子的衣衫而过,却始终没有重伤他。
荥阳公子显然也发现了红娘手下有留情之意,不由冷笑道:“你不想杀我?”
红娘轻笑了一声:“我姐姐死之前一再要我照顾你,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听她的话。”
荥阳公子嘿嘿冷笑道:“我知道你们姐妹都对我一往情深,既然舍不得杀我,不如你牺牲自己,成全我吧。”他说着上前一步,反守为攻,下手却更加狠辣。
红娘被他攻势所迫,往后退了几步,淡淡道:“我在地牢里住了整整十三年,只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性命更宝贵。我永远也不会坐以待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步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