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平晓得:要将方子寿这场命案罪嫌,洗刷净尽,第一固然要托人情,但最要紧的还是搜出反证,找出真凶来。经过数日的奔走,太极陈竟已找出强而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了血案发生当天,方子寿从午后就在邻村一个亲友家,给人作中证,书立租地的文契。等到字据立好,中保画押之后,那租地的户主又为酬谢中证,把几个人都邀到城里,一同吃酒玩乐,闹了一个下晚。没到二更,方子寿的嫡母又旧病复犯,派人把方子寿找寻回来。方子寿在城内,请了本地名医庄庆来,一同到家。医药难陈,真忙了一通宵,才套车把庄医生送走。血案发生这晚,方子寿所作所为,存身所在,都有人证目睹,他焉能分出身去杀人?
不过这些证人都是各有正业,谁也不肯出头作证,跟着过堂听审。方子寿的嫡母惊吓得老病加重了,他的生母也只知道啼哭。他的父亲又是个乡下农民,一生怕官怕事;遭上人命官司,竟束手无计,只知道托人行贿,竟花了许多冤钱,于案情毫无益处。
陈清平慨然出头,把这些证人用情面托了,衙门内上下也全打点了。就是苦主方面,也辗转托人破解,不要因为衔恨方子寿,反倒宽纵了真正凶手。那个被砍受伤的妓女,却还一口咬定了方子寿,虽许下钱财,她仍疑疑思思的。陈清平勃然动怒,转向官府极力疏通。直忙了两个来月的功夫,才将方子寿这一场人命官司摘脱开了,由绅士保释出来。
方子寿出狱之后,切骨的感激陈清平老师;登门跪谢,涕泪横颐。陈清平见他一场冤狱,打得人已瘦削了一半,又是痛惜,又是痛恨,把方子寿彻头彻尾骂了一顿,并且
“到底这暗娼的本夫,是教谁给杀害的呢?”
若不访个水落石出,方子寿的名声总是有玷,而太极门也无形中被污辱了。太极陈在地方上是一个有身份的绅士,他心想把这娼寮凶杀案研究一下,要访出那个真凶来,给自己徒弟洗去不白之冤。
但他虽精武功,却与下流社会隔阂;当真的化装私访,夜探娼寮,他又觉得太猥亵了。每天清早,起来到野外漫游,吐纳导引,日课已罢,他就仰天微喟道:“这件事该当怎么下手呢?”
太极陈曾经把方子寿找来,将谣言告诉了他,方子寿立刻暴怒起来,似要找人拼命,可是又不知应该找谁。
自经这番变故,方子寿的父母又禁制他,不教他无故出门。方子寿的娇妻也曾哭劝他:“刚打完人命官司,在家里避避霉气吧,没的又惹爷娘着急!”他的嫡母怎样忧急卧病,他的生母怎样天天对佛像焚香,将呻吟哭祷的惨象,学说给他听:“别再出门啦!”
那么,就教方子寿自访凶手,也是访不出来,办不到的。
但是方子寿尽管镇静不动,心绪却非常躁恶。他也曾思前想后盘算过:“身受师恩,七年教诲,涓滴没报,如今反惹出一场是非来,教臭娼妇反咬一口,带累得师门也蒙受不洁之名。若不洗刷清白了,我还有何面目,见同门的师兄?”
挨过了些日子,自己到底也潜下决心,要设法钩稽出血案的实情,但也不过是望风捕影。这方家屯和陈家沟子,又是他生长的家乡;老邻居,谁都认识谁。方子寿假作无意,要向人前打听一点情形,问起那个私娼家里的事情。这些乡邻们全知道方子寿是被害过的,对别人尽可乱嚼一阵,对着当事人,倘有一言半语答对不善,方子寿吃这大亏,岂肯甘休?问者有意,答者越发的不敢说了。他们就是真晓得些什么,也只推说不知。
方子寿连访了数日,茫无头绪,心灰意懒,索性只在家里睡觉。而且每逢他出门,遇见了熟人,便给他道喜,说是一场官司打出来了,总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说得方子寿恼又恼不得,听又听不下去。他的父母看着他出狱之后,神情是一变,与旧日的活泼判若两人,唯恐他憋闷出病来,反又催着方子寿出外溜溜,再不然,到老师家里走走。于是方子寿强打精神,不时到太极陈家中。
太极陈也是连日发烦,曾经密告别的徒弟,叫他们暗中访查此事。
“好歹要给你方师弟的污名洗刷了去。”
一晃半个多月,官府缉凶不得,方子寿访查真凶,也访不出所以然来,只晓得是“奸情出人命”罢了。行凶的究竟是谁,一时竟成了悬案。
这一天,午后阴云四合,天气骤变,时候已是深秋了。秋风瑟瑟,冷风潇潇,雨势并不大,可是竟日没晴,未到申刻,屋中已然黑沉沉的了。太极陈不能出门,吩咐长工点了灯,从书架上翻出一本英雄谱,随意浏览,也不感兴趣。人的精神彷佛受了天时的感应,太极陈很觉无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