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君别传(142)

2025-10-09 评论


  阮伟听到温义去追赶李油罐,大为着急,怕她不是李油罐的对手,向龙虎二僧揖道:

  “晚辈得二位前辈深恩,终生难忘,此去天涯海角也要将义弟寻到,不知何日再见?晚辈告辞!”

  虎僧挥手在空中写道:

  “在中原遇到剑先生,给他说,今年腊月初一,约斗君山!”

  龙僧道:“你的武功等于传自师弟,目下至中原,已是一流的身手,谨记着佛家“慈悲为怀”这四个字,好自珍重!”

  阮伟在清晨下山时,不知到何处去找血花,正在冰漠上盲目乱找时,恰巧被虎僧找到,得知温义已经痊愈。

  那知回来没见着温义,心中十分着急,听龙僧话一说完,便说声:“兰姐再见!”即匆忙出庙。

  正拟下峰之际,公孙兰追出,凄凉道:“你什么时候再到西藏来!”

  阮伟并非无倩之辈,想起当年的误会,事实证明他们父女并非觊觎自己的天龙剑经,但他不能舍下温义,只得低声道:

  “我也不知什么时候再来,兰姐一片恩倩,伟弟永铭五内。”

  公孙兰含泪道:“我不要你记住恩,但要你记住情,你……你……不要忘了我,我……我……等你……”

  阮伟为难的迟疑一会,才低吟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句话说得很明白,道出自己并非无倩,谁教我们当年彼此误会了呢?如今心中已有他人,怎可再接受你的感情……

  公孙兰跟着吟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可待成追忆……相思难忘,何堪追忆!不!……”

  阮伟忍心挥手道:“而姐再见!”说罢头也不回,飞快下峰!

  阮伟奔下冰漠,来到弃马之处,他内功深厚,长声一啸,声传数里,“白蹄岛”在附近寻觉草食,听到啸声,迅快奔来。

  阮伟欢喜的拍着马颈,正拟上马追寻温义的踪迹,忽见那边追来一条人影,顷刻来到身前,原来是虎僧。

  阮伟在空中写道:

  “前辈赶来有何事吩咐?”

  虎僧摸出一本黄色的本子,细看那本子,原来是白纸钉成,想是经过年代太久之故,竟尔全部变成枯黄色。

  虎僧蹲下身子,在地上写道

  “此乃克萨纳的译经,他本属意送给一位汉人,你乃最佳人选,收下它吧。”

  阮伟恭敬接下,他不知道这古经,有何贵重之处,随意塞在怀内。

  虎僧又写道:

  “你不要小视此本古经,切要仔细保留,不可遗失,若让歹人得到,天下必定大乱。”

  阮伟写道:“晚辈必定小心保存!”

  虎僧续写道:

  “师兄说,此本古经是天竺国宝,不能流传外邦,我却不以为然,你得到它,有时间要专心修练,此篇经文十分深奥,你好好体会,不要辜负!”

  阮伟点点头。

  虎僧拍拍他的肩膀,叫他离去。

  阮伟依依不舍地骑上“白蹄乌”,虎僧平凡的面容上,露出深厚的情感,注视着他,看他策马缓驰。

  阮伟频频回首,马虽缓驰,仍能走远,直到再也看不见虎僧直立的身影,才快马飞驰。

  转瞬半月过去,阮伟寻遍藏内各地,都不见温义的影子,李油罐倒让他在拉萨见到一次,然而仅匆匆一面,便被逃逸,再后问遍汉人,都不知有李油罐这个人。

  又过半月,已是阳春三月的好时光,阮伟卖掉身上的皮袄,换上一套粗布衣裳,心灰意冷的他,竟连酷爱的白色衣服都不愿意穿了。

  那匹“白蹄乌”,他也懒得照顾,浑身发亮的白色,都快变得跟四蹄上的黑色,差不多颜色了。

  这时他想藏内找不到温义,定然她未曾追到李油罐,返回中原,如今只有到中原去碰碰运气。

  中原地域辽阔,要想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去找一个人,尤如大海捞针,难上加难,但他抱着无比的希望,暗道:纵然找不到,只要在八月中秋,至芮城府一行,定可见到她。

  因八月中秋正好满一年之约,温义曾答应要去芮城府拜见龙掌神乞,完结未了的纠葛。

  洛阳位于黄河南岸,人物风华,历代都是有名的大邑,隋时建宫洛阳,唐朝大诗人杜甫曾经感慨地唱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