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兰州的瓜果,更使他们在日后想起都不禁馋涎欲滴,他们再次上路时,石慧竟忍不住在行囊中加了一颗哈蜜瓜。
一过哈拉库图,便是青海四周的一片草原,他们若在春日来,当可见这片草原上牛羊成群的盛景,此刻草虽已枯,但这片草原上,仍然随处可见搭着圆顶帐篷的游牧人家。
到了青海,他们首先感到不便的,就是言语之不通,有时为了问路或者是买一件东西,他们可能和人家比划了半天彼此还弄不清意思。
其次,食物和住所的不惯,也使他们极伤脑筋,用青稞做成的糌粑和羊乳茶等食物,他们实在有些不敢领教。
可是最令石慧发急的事却是——
他们到青海边的大草原时,天已入黑,青海虽有天下第一大湖之称,但白非和石慧依然弄不清方向,何况天已黑了,风又很大,再加上他们的肚饥,自然要赶快找个投宿之处。
可是在这种绝无村镇之处,自然更不会有客栈了,除了游牧人家的帐篷之外,他们别无选择之处。
于是在石慧的鼓励之下,白非便硬着头皮去找投宿了。
游牧人四海为家,极为好客,在略略吃了些热的羊乳茶之后,帐篷的主人在地上张开兽皮,示意要石慧和白非睡觉。
白非和石慧一怔,帐篷里的主人也首先示范,睡进兽皮里,他的妻子儿女也都等在旁边。"我就这样和他们一起睡吗?"石慧睁开眼睛问,显见得非常之惊讶,而且脸也红了。
他们不知道这些游牧人家的风俗习惯,石慧方自发问时,已经有人在后面推她,表示要她快点睡下,睡在那满脸胡子的帐篷主人旁边。
石慧的脸更不禁飞红起来,一转身,将推她的那人几乎摔在地上,一顿脚,竟跑了出去。
白非也连忙追出去,留下那些满怀好意的一家人,惊讶的望着他们,几乎以为这一对年轻人有些神经病。
于是这天晚上,白非便盘坐在身上满盖着衣服仍然冷得发抖的石慧旁边,他静坐调息,自觉内功又有进境,寒冷却一无所觉了。
第二天,他们满怀兴奋地注视着青海湖里青碧的湖水,经过许多日子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了他们的目的之地了。
然而在一阵兴奋过后,更大的难题却使得他们的笑容又变得黯淡了。
在一平如镜的青海湖面上,哪里是天妖苏敏君的隐居之地——海心山呢?而且湖岸渺无人迹,连船的影子都没有。
"难道我们要飞渡过这四万多顷的湖面,来寻找那海心之山吗?"他们对望了一眼,甚至开始怀疑有没有海心山这个地方了。
他们沿着湖面走了许久,仍然没有船只。"就是有只船,我们又怎能在这一望无际的湖面上,寻找一座孤山呢?"白非皱着眉,他虽然聪明绝顶,但此时也束手无策了。
突然——
白非眼角动处,发现了一件奇景,目光自然地被吸引住了,眼睛瞬也不瞬地望着。
石慧也自发觉,顺着白非的目光望去,脸色却倏然变得十分难看,但是她自己的目光,也不禁停留在白非所注目的事物上。
白非和石慧一起扭首后望,目光都被从那边袅袅行来的一人吸引住了。
青海湖四侧,是二片草原,此际严冬,草原上呈现着的是一种凄凉的枯黄色,在这一片枯黄色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鲜艳夺目的人影。
远远望去,那人影穿着极其鲜艳的红衫,衣袂飘起,显见得质料极其轻薄,步履轻盈,但霎眼之间,那人影已来到近前,长发垂肩,眉目如画,竟是个姿容绝美的少女。
在这种地方,出现了这等人物,白非和石慧当然难免侧目,"但愿这少女和天妖苏敏君之间,有着关系。"白非暗忖,目光自然而然地停留在她身上,再也没有离开过须臾。
那少女愈行愈近,竟也对白非一笑,露出编贝般的洁齿,和双颊上两个深而甜蜜的酒涡。
石慧暗"哼"了一声,狠狠瞪了白非一眼,故意转过头去,不再去看那少女,心中却也不免奇异,这种地方怎会有这种人物。
白非突然行前一步,挡在那少女的面前,对她深深一揖,石慧只觉得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直冲心田,有些酸苦。
白非却不知道石慧的醋意,那少女见到他的这种举动,却丝毫没有露出惊异的神色,娇笑着问道:"您干什么呀?"她一出口,也是一口京片子,白非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朗声道:"这位姑娘和青海海心山上的苏老前辈是何称呼?"石慧本来已渐行远,心中酸苦之意更浓,但听了白非的这句话,微微一笑,气突然平了,反而暗笑自己的多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