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除了放鹤老人,谁还能施展出这样的身法?俞佩玉满头冷汗,不禁涔涔而落。
忽听俞放鹤微笑道:“无双兄,你困兽之斗,终是无用的,去吧。”
一声轻叱出口,他手掌已急拍而出。这一掌看来无论如何已穿不透唐无双严密威猛的拳势,谁知却偏偏令人无法置信的穿透了过去。
一掌击出后,唐无双竟应手而倒。
俞放鹤再也不瞧一眼,一掌拍出,便已转身,叱道:“带他走,随我退。”
再一眨眼间,小庙中灯火已熄,人也走了个干净,只留下俞佩玉怔在黑暗里,已不觉汗透重衣。
从太湖王和林瘦鹃走进来开始,到他们走出去为止,这段时间虽不太长,在俞佩玉看来,却宛如过了一年。
这段时候里俞佩玉当真是生死呼吸,危如悬卵,只要有一个人发现他在梁上,他就完了。
若是换了别人,处在他这种情况下,也不知会骇成什么样子,只要他身子稍微抖一抖,呼吸稍微重了些,只要他将这横梁上的积尘,不慎震下去一粒,他就永远也休想活着走出这间庙宇。
幸好俞佩玉从小练的就是沉心静气的功夫,纵在烈日下,寒冰中坐上几个时候,他也能忍住不会指尖动一动。
幸好银花娘全身都已被他点了穴道,所以他才能在这武林高手环伺之地,一直藏到现在,却未被发现。
现在,他骤然自极度紧张中松弛下来,只想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躺下来,好生休息一段时候。但他却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万万不能错过!
只要他能在暗中缀住这批人,查出他们要将这真假两个唐无双藏在什么地方,他就有希望能揭破他们的险谋。
要跟着这许多一等一的武林高手,也实在无异拿自己的性命作赌注,他赢的机会虽不大,这个险却是值得冒的。
而且这机会稍纵即逝,他实在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银花娘的眼睛始终瞪得大大的,凝注着他,她气脉血液虽都已被禁锢,连舌头都不能动,但耳朵却还是能听的。
俞佩玉来不及细想,附在她耳旁沉声道:“我本想将你送回唐家庄的,但现地……唉,现在你我的恩怨从此一笔勾销,我点你的穴道不久便会消失,你便又可恢复自由,但望你从此莫要再来找我,我也绝不会去找你。”
他匆匆说了几句话,便待跃下横梁。
谁知就在这时,门外脚步声响,又有灯光闪入,那太湖金龙王竟又带着两条黑衣大汉走了进来。
俞佩玉见太湖金龙王带着两个里衣人走了回来,又是惊讶,又是着急。
俞放鹤明明已带着人走了?这太湖王为何要留下来?
只听太湖王沉声道:“将这土地像和神案都恢复原位,再将地上扫一扫,切莫让任何足迹留下来,必须令唐门子弟猜不出唐无双是从那里走的,到那里去了。”
这些人行事果然周密仔细,滴水不漏。
俞佩玉却决急疯了,他现在当然可以跳下去,将这三人杀了,以他的武功,这三人自然不是他的敌手。
但他却生怕因此而惊动了尚未走远的俞放鹤等到这三人办完事出去,俞放鹤必已走远,他再追又来不及了。
这两条大汉做事却偏偏不慌不忙,十分仔细。
俞佩玉空自着急,却想不出法子。
他只希望这三人也会从后面赶上俞放鹤,那么他要缀住这三个人,反而要比缀住俞放鹤容易得多。
这已是他唯一的希望,所以他更不能向这三人下手。
谁知就在这时,突听“嗤,嗤,嗤”,三声轻微而尖锐的暗器破空声,从门外急射而来。
两条黑衣大汉竟惨叫一声,倒了下去。
太湖王反应自然快得多,身手也敏捷得多,凌空一个翻身,似乎已将暗器闪过,厉喝道:“是什么人敢大胆暗算盟主座下武士,活得不耐烦了么。”
喝声中,他金龙鞭已赫然在手,挥成一片金光,夺门冲出,门外黑暗中却似传入了一声森冷诡秘的轻笑。
俞佩玉更吃惊,更着急,他猜不出是谁会向他们骤下毒手暗算?是为了什么?以这人出手之阴险,暗器之歹毒,也不会是什么好人。
这难道是唐家的子弟赶来了?他们来的纵然很巧,但却将俞佩玉最后一缕希望都破灭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