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机(177)

2025-10-09 评论


    凭什么由他来掌理朝国大权?他尉迟迥岂肯归附于他的手下?

    当他接到朝廷诏命他离开相州赶回京商议先帝葬仪,并由韦孝宽接替自己相州总管之职的诏书,清知一旦回到京城后,失去兵权,必然受制于人之时,竟一不做二不休,公然打起了“勤王”的大旗,号令诸众发起了兵变!

    他召集相州官民,于相州城楼竖旗登告:“诸位父老!杨坚以凡庸之才,借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把揽朝政擅权作威,其不臣之心路人皆知!我与国家,谊属舅甥又兼将相,先帝命我驻守此地,企冀厚望,托付安危,今国家有难,我欲发起义军,攻入京城,诛杀操、莽之辈。同休共戚,忠义一体。诸位,有愿随我匡扶国家,拯救社稷者,请归之麾下!进可以享荣名,退可以全忠节……”

    相州官民原为他的属民,他振臂一呼,众人自然一呼百应,皆表示愿随从他征讨攻伐,杀入京城,捞得富贵之本。

    尉迟迥和他诸子诸侄所统辖的五州九郡,当然也都听命于他的召唤。

    “勤王”义军大总管尉迟迥的帅旗猎猎飘扬于相州城头,大总管府内灯火通明,羽书交驰。派遣联络“勤王讨伐、共举义旗”信使,八百里加急奔驰于各州郡署衙……

    风云突变!

    杨坚接到尉迟迥发起诸州郡兵变并号令天下攻入京畿的军报,虽也在意料之中,却也未免感到心惊!

    高颎等左右聚议:“相公,尉迟迥乃大周宿将,麾下颇多精锐,鼓行而西,兵势浩大,非一般小寇可比。若酿成集结,必为大患。相公应趁其初叛,众心未一之际,急发关中众兵,全力迎击!”

    杨坚急派大将军韦孝宽率兵与之迎击尉迟迥。

    然而,尉迟迥率亲兵近万,俱是当年追随其麾下的旧部,个个骁勇,人人善战。韦孝宽部众连连失利,伤亡沉重……

    尉迟迥乍获大捷,士气大振,又联络串通荣、申、楚、潼等诸州刺史,举兵共计二十万,列阵数十里,一路攻城伐镇、直逼京城。

    杨坚发觉:自己低估尉迟迥号令天下的威力了。

    尉迟乃三世皇戚,武略世家兄弟子侄数十人,多为百战功勋,各领州郡兵马,无论实力还是威望,实为朝中第一势众之家!如今打起反旗,竟然是一高呼而天下应,排山倒海之势,顿使国基摇摇撼动……

    杨坚召韦孝宽为行军元帅,辅以梁士彦、元谐、宇文忻、宇文述、崔弘度、杨素、李询等七州总管,大发关中士卒,合力讨伐,迎击叛兵。

    然而,此时尉迟迥所辖诸州反兵已经乱势横起,呈水漫堤溃之势——

    八百里加急军报频频传入京畿——

    申州刺史李慧起兵。

    荥州刺史、邵国公宇文冑举兵。

    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拥兵举反。

    东楚州刺史起兵反,潼州刺史曹孝远起兵反。

    东平郡守毕义绪据兰陵起兵反。

    建州刺史宇文弁无力抵抗,以其城归降尉迟迥。

    石愻在建州拥举兵反。

    席毗罗胞弟,度叉罗在兗州举兵反。

    豫州、荆州、襄州三总管内诸位蛮人首领,也各自率部落反。

    …………

    乱兵在所辖领地内焚烧村驿,攻打郡县,屠杀无辜,抢掠牲畜财粮……

    尉迟迥继续四下遣信使招降纳叛,顺者昌,逆者亡。徐州总管源雄,东郡太守、于谨嫡孙于仲文因不肯归附,尉迟迥便令大将军宇文胄、宇文济分道夹攻。东郡寡不敌众,于仲文弃郡独自逃奔长安,城内妻儿不及随奔,满门老少尽被尉迟迥残杀。于仲文痛彻肝肠,誓与尉迟一决雌雄。杨坚命于仲文为河南道行军总管,率大军迎击叛军。另调清河公杨素迎击宇文胄、宇文济。遣柱国王谊为行军元帅,出攻郧州司马消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