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罗见夫君一脸不解的望着自己,嫣然一笑,望着夫君的眼睛,收拢了俏笑,一字一句地说:“夫君!我知道夫君为天下纷乱而忧虑烦躁。可是,夫君当初既肯受命于危难,自当料定必有今日之挫折动荡。虽说眼下风起云涌,将士劳损,亦不过纯是尉迟之孽!尉迟自不量力,犯上作乱,师出无名!诸州随应者,或是反复之徒,或为赚捞富贵,或是迫于淫威。不过一群乌命之众罢了!”
杨坚默默点头。
伽罗又说,“而夫君之相府内,遍集天下俊杰,文武贤才;朝廷之中,皆为忠勇骁将,威望世族。夫君摄政,上弼社稷幼主,下安黎民苍生,手持朝廷之玺,兼理朝国之重,居中而制外,号令于天下,调发义勇之师,指挥讨伐之事!伽罗以为,时下之变,实为天赐良遇,正好可使夫君乘势而起,一显辅弼之才、平敌伟略!以匡危靖难而最终膺服天下,使诸公无不归心,何烦之有?何忧之有?”
杨坚听着,蓦地,竟如醍醐灌顶一般,内外畅快、遍体轻爽!
杨坚一把握紧伽罗的手:“啊!伽罗,我现在才记起,从早上到这会,只喝了你刚刚送来的半碗汤,这会儿,倒越发感到饿了!”
伽罗忙命人端上饭菜来,亲手盛了、捧到杨坚手中。
杨坚一边吃,一边夸:“嗯,好香!再来一碗米饭!”
独孤伽罗离开相府时,杨坚已然恢复了以往那种镇静稳练的风韵。
他一面召集诸僚,调度指挥英威电发,运帱帷幄决胜千里。见杨坚如此精神勃发,朝中文武百官渐渐心安,越加齐心协力应对动变,也越发敬而奉之……
长安城外此起彼伏的兵变祸乱,长安帝京内也开始杀机四伏——
当初,诸王得知宣帝崩殂,杨坚总揽朝政的消息后,一接到诏书,便各自快马加鞭匆匆赶回京城,倒不似尉迟迥那样抗诏不归。
他们最放心不下的,是朝廷权力中心的帝京。
五王相继回到京城后,闻听尉迟兵变的消息传来,原本处于伺机观望状的几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四下联络,密谋寻机诛杀杨坚,夺回辅国大权,归他们宗室诸王所有。
想当年,他们曾亲眼目历了因王权而相继死掉的前朝废帝,当朝闵帝和明帝,以及因此受到诛连的许多文武大臣。后来,目睹高祖武帝潜龙勃发时,又是怎样诛杀了整整擅政十六年的宇文护老少满门。武帝亲政未久,又杀一儆百,斩除了一母胞弟卫王的老少满门。
武帝诛杀对手的厉烈无情,对反叛者的斩尽杀绝,着实令他们兄弟诸人惊魂难定。
他们亲眼看见,一个连功勋显赫、才志过人的齐王都乖乖驯服了,他们这些人,哪里还敢再对朝政社稷存半点觊觎之心?
及至后来,他们又亲眼目睹了原以为性情柔弱的宣帝,竟比他的老子更暴戾惊人:继位未满一月便大开杀戒。首先以奇计除死了诸王之长的齐王和齐王满门老幼,甚至罪及到齐王的左右属将亲好。紧接着,又依次诛杀了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末了,竟把个齐王一党的尉迟运活活吓人!
父子两代对宗室皇亲的无情杀戮,使得宇文诸王越发魂飞魄散了。因而,当宣帝将他们分别逐出京畿,并一一削除军权,命其各领属国时,诸王反倒松了一口气。
他们死心踏地享受着份内荣华尊贵。只有安宁,不敢奢望。
尽管如此,当宇文氏的天下突然落在一个七八岁孩子的头上,当王权神器竟然被外戚后父的杨坚掌管那时,无论是出于对大周社稷的忧患,还是出于对皇室存亡的威机,他们都是于心不甘的。
随着尉迟兵变的来势汹猛,他们觉得时机到了:大周天下是他们的父亲太祖宇文泰几十年间,一刀一剑拿性命挣回来的。今日之大周朝柄,不该由外戚的杨坚来辅掌,也不该由皇戚尉迟迥去争抢,而应属他们兄弟诸王共同掌理!
他们认定:只要他们宗室诸王杀掉杨坚,夺回朝国大权,一声号令,尉迟岂敢再动?天下自然会重归宁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