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机(51)

2025-10-09 评论


    伽罗终于打起精神了。

    为了报答夫君的深情厚义,伽罗暗暗发誓:一定要辅佐丈夫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业。

    白天,伽罗帮着婆母操劳和安排诸般家事,到了夜晚,便和杨坚坐在各自的书房禀烛夜读,博览天文地理和经略兵法。

    每晚入睡前,伽罗还会跟着杨坚一半个时辰的禅。

    直到婚后伽罗才发觉,原来,杨坚自幼就养成了每天面壁坐禅的习惯。天晚夜静之时,都要在一只大蒲团上阖目调息,跏趺禅坐。

    伽罗发现,坐禅时的杨坚仿若石佛一般,纹丝不动,神情超然,气志沉蕴,令人惊愕。

    她问夫君:为何当年太学同窗时,各科并不出众,而底蕴却非同一般?

    杨坚一言未发,提笔写下:

    一意入禅,

    气沉丹田。

    日日面壁,

    三昧洞穿。

    伽罗深悟个中真谛,蓦然发觉,原来凡人与圣贤的区别,仅在思和不思、悟与不悟之间。有了禅静方能禅思,尔后方得禅悟。可惜,世人竟多不知静思禅悟之高妙。

    身心入静之后,便可得荡荡无碍,自在洒脱,万事万物犹如静水沉碧,尽皆洞明……

    嫁到杨家不久,伽罗就把杨家的藏书翻阅了个遍。她和丈夫的居室,客厅,甚至榻边几上,到处都堆满了各种古今书卷和读书札记。不像个当家的长房媳妇,倒更像个专门读书做学问的儒士。

    后来,为了使伽罗忘却丧父之痛,杨坚便开始拉伽罗参与到自己的诸多交往中了。无论是杨坚的同窗好友,还是父辈的同袍属僚,随国府的亲朋族人,以及府邸在京畿文武官员,乃至家眷依例被羁留帝京的三品以上外戍武将,家中父母嫡妻子女,何时寿辰,何时嫁娶,何时添子,伽罗都会事先一一打听明白,依序入册。每天都会查看册子,事先备下礼物,到了日子,必会亲到府上拜贺一番。

    杨坚和伽罗居住的庭落侧畔有一处占地很大的园子。伽罗设法找来了许多的果苗花种,在园中亲手栽种下了诸如石榴、蒲桃、樱桃、枣子、苹果等各样果树,每天和下人一起为果树捉虫浇水、剪枝嫁接。

    杨坚见她竟为这些事忙得满头是汗,便笑她闲不住,劝她说,家里养着成千上万的府兵和奴婢下人,这些事,她只须动动嘴,命下人去做就行了,哪里劳她亲自动手的道理?

    伽罗也不解释,只是笑道,到时要请他品尝自己亲手栽的鲜果儿。

    杨忠身为武将,半生飘泊颠宕居无定所,刀林剑丛,生死未卜。中年得子,儿子出生时又逢天兆祥瑞,紫气充庭,加上河东少林寺智仙上师的一番话,令他们对那罗延充满了厚望。

    后来,虽觉得儿子的面相和风采果然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如额上五柱入顶,龙颔虎目,神态威毅。又因婴幼儿时曾随少林尼师跏趺禅坐,故而,性情也远比同龄少年深沉缄默不苟言笑。

    杨坚十三岁那年,希望儿子能成就大器的杨忠对儿子谆谆而教:杨家自入关以来,功勋较晚,势单力薄。吾儿若欲成就大志,除了文韬武略的苦修之外,还必得通过联姻方可增其势力。而眼下皇室王公家的小姐,多不愿与人共事一夫……

    杨坚少小之时便已是志大心雄,自然领悟父亲深意。故而,虽说朝廷帝京王公子弟们在聘娶正妻之前,俱多有宠妾甚至子女,杨坚却始终未曾有过私宠……

    随国公杨忠夫妇清知:儿子杨坚虽内敛有余却机敏不足。因而在为爱子择婚之事上甚是谨慎:既要家势可靠,本人必得知书达礼……如此,一拖再拖的,始终未能寻到遂心的儿媳。

    老两口再没想到的是,自家儿子竟被大司马父女看中了!

    大司马罹祸之后,杨忠曾一度为爱子的前程感到沮丧。没想到的,后来发觉这个儿媳虽小小年纪,不仅识书达礼、孝敬公婆,而且无论在兵法经略还是家事外交上,竟然处处显出了过人的见识和机谋。但凡交付她的内外大小诸事,无不料理得既妥当又圆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