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吃多少次,金鑫都得感叹两句,“小老板,你这手艺绝了。就和家里做的饭一样,每天吃也根本不会腻味,可问题你比我家里人做得好吃太多。”
对对对。家里烧菜不会用那么旺的火,也不会那么频繁颠锅。火候恰到好处,这口感吃起来就截然不同了。
慕青粉丝群里念叨的这些舒沛全都看见了,他倒是有点想法,刚好这两天茶叶又摘了一茬,现在长出来的叶子都挺大,一斤十块都摘不起来。不如把这些茶叶放去给粉丝体验。“要不这样,青哥不是三月三号生日,店里出个33块活动,33元随意采茶,摘到的茶叶全带走,还能免费帮你炒成茶叶。”
金鑫还是头一回听到这说法,心里有点忐忑,“小老板,你这么弄,家里能挣钱吗?”
叶子都这么大了还计较挣不挣钱?现在可不是以前,讲究什么蚊子再小也是肉,非得摘到茶树长不出嫩叶才行。刚好他们家还有闲置大铁锅,以及淘汰下来的茶叶电炒锅。再搭配全新手套,绝对让客人全方位体验炒茶过程,能自由选择是现场炒完了带走,还是由他们统一炒制,后期寄送。
炒茶这事,别人看着简单,但想要弄好其实不大容易,要么烫着娇嫩的爪子,要么把茶叶炒毁了。还有人会在过程中吱哇乱叫。
至少在这件事上,慕青没有固执己见,把这活儿交给了专业人士。说起来,他们这边之前还没弄过这类体验,舒沛也算是开创先河?
要是不想摘茶叶就去大棚里摘草莓,或者上山拔小竹笋,去小溪里逮鱼,实在不行,还能去浅塘里摸点螺蛳,地里整点菜。不白来,都不白来,怎么都给你们体验感拉得足足的。
最近舒沛还折腾了新东西,在院子一角堆了个可爱的面包窑,时不时能烤点中式大面包。他原来是想烤正统面包来着,但他自己试了几次,怎么看自己弄出来的都更像是馒头或者馍,把自家刚腌好的榨菜塞进去,那叫一个香。
反正都是给客人过来体验一下,不要在意那么多细节。要不是没和村里头老篾匠谈拢,店里甚至还能增加个竹编体验课程。但人家考虑的也有道理,这手艺到底是要动刀子的,总不好叫客人在店里见了血,那事情就怎么都掰扯不清了。
有这些其实也不错了,贪多嚼不烂,身为农家乐,就应该拿出过硬的厨艺水平来吸引顾客,其他这些都不过是附加选项,增加客人体验感的。只要他们把食物品质做好,没有这些客人都能源源不断。
反正老客已经很习惯自己打饭,自己找座位坐,自己找饮料喝。
要不是想着他们外头过来,身上衣服不一定干净,自己去灶台边上端菜也不是不行。为了两口吃的,这些细枝末节不用在意,过来是吃饭的,又不是为了看店里头服务表演的。
别看有些店整日天花乱坠,真的让你天天吃那边的菜绝对受不了,还是这边好,几日不吃就想得慌。每到上新菜好时节,就想着到这边看看。
只是这两天有点不一样,店里年轻人多了不少。也不知道她们到底认不认识,一堆堆地出现,自然而然地坐在同一桌,好像集体参加什么活动似的,老板三轮车一车车往山上拉。
店里老客都奇怪了,凑过来问舒沛,“小舒,你们最近店里是有什么活动吗?怎么忽然来了那么多陌生面孔?”不会是店里偷偷弄到什么好东西没和他们这些老客说吧,凑单买点码头新鲜运来的八爪鱼之类他们也乐意的,就是有时候小舒自己突然出发,突然就回来了,都不给他们什么纠结时间。
舒沛愣了一下,马上明白到底什么事,“这些年轻人啊。是慕青粉丝,想要过来体验一下摘茶叶,马叔你要一起去不?”
摘茶叶?果然是年轻人,体力就是好,摘茶叶这活都干得那么兴高采烈的。马元虽然不想干,但心里还是有点想法的,“茶叶,要不让他们去我家那几棵也弄弄,不要钱,茶叶分我一半就成。”
这不是纯弄点劳力,算盘打得还真响。
舒沛没接这茬,提了个建议,“要不叔,您自个儿去说说,说不准他们同意呢?”
“算了算了,我就开个玩笑。”见舒沛动真格,马元自己放弃了。这些年轻人不是他握得住的,到底还是老了,完全跟不上年轻人的思路。
要是舒沛这货不够卖,肯定有他一点赚头,现在看看热闹也挺好。
现在山上可真是热闹得很,舒沛几乎把自己能找到的茶树全都翻了出来,连夜给所有能摘的小片茶树边上插上牌子——可不能摘到别人家去,要不人家可得和舒沛好好说道说道。
二十几位粉丝站在小路边热闹,那氛围,跟上万字鸭子也差不了多少。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地聊着,根本没人在意舒沛感受。要是小娃娃还能和他说句小嘴巴闭起来,大人怎么弄?他也不能学人家拿棍子敲路边吧,别人还说他一个老板恐吓客人,这影响可太坏了。
舒沛翻来翻去,好歹从自己三轮车底下翻出一盒摔炮,拿出几个重重往下一摔——砰——
突然的响声总算止住聊天声,舒沛拿着喇叭大声喊话,“尊贵的粉丝朋友们先等一等,我们分一下茶树位置,每个小片里建议三到四位,现在跟我来分一下茶树。”
以前舒沛一直觉得自己身高够用,现在却觉得自己这小身板如此脆弱,瞬间淹没在人民的汪洋之中。他也有招,车上找到个红塑料袋绑在树枝顶端,随手一挥就是最好的指挥棒。
“好的,大家看过来,这边几棵是第一片,其他粉丝朋友请跟我往后走走。”
第119章 都不白来
喊上两嗓子还挺有劲, 就是越看越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像导游呢?
别人带着团走景点,他带着人认树,怎么能不说是一种超绝适配感呢?只要能赚钱, 暂时转换一下身份又怎么了, 他堂堂正正赚钱, 半点都不埋汰。
而且粉丝队伍很好带,压根不会动不动投诉。大家抬头不见低头, 哪怕是看在同伴份上,看周围都自动上了一层滤镜, 一切都明丽地可爱。更何况他们都知道舒沛和他们蒸煮关系不错, 先天就带上了一点宽容, 能不计较都不会计较。只是大家难得那么多人线下聚会, 一开始有点兴奋。
真的跟舒沛上了山,她们才知道面前这个看似平凡的小老板坐拥多少宝藏。山上有果树,茶园, 底下有大棚菜地,外加两家饭店,怎么看都是乡下土财主。
茶树因为以前种地有些分散, 东一榔头西一棒, 难免会和其他家的混在里头。虽然这些邻居都已经不在这住, 也好些年没管过这些茶树。但舒沛自己摘点炒着喝,跟带着人过来进行商业活动还是不一样的, 现在还是分清楚比较好, 以后遇见了还都能客气点。
舒沛走得挺快,没两步就过了交界的地方,从这开始就属于他们家承包的山林范围——以前舒沛爷爷也是包果园的,就是后来年岁大了, 家里怎么都不乐意他整天在果园里忙碌,强行拦了下来。山上这些树也就有功夫的时候过来侍弄一下。但他爷爷也不肯闲着,果树不费心力了,又补了好多茶树,就是不乐意让承包的山上空着。
闲了还去店里帮忙,现在已经华丽转身,成为店里专业后勤人员。
从小到大,舒沛就是在山里大的,一年四季好像都没个消停时候,不是弄这个树就是卖那个果,他本想着家里农家乐干好了是不是能彻底解脱,现在好嘛,两手一起抓,哪个都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