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孤独(31)

2025-10-10 评论

金庸强调“真正深情之人”,“至性至情之人”。我们相信金庸是这样的人,我们也相信世上有不少这样的人。但是,这样的人未必能“碰在一起”,碰在一起了,又未必能互相发现,互相发现了,又未必能“互相爱上”。

爱情就是这样的珍贵。

今天,有许多“爱情教科书”,教人们怎样表现温柔,获取芳心,教人们怎样表爱,怎样求爱,怎样终于做爱。但越是学习这些,恐怕离爱情就越远了。“为学曰进,为道曰损”。

要知道你们的那份情是不是爱情,可以自忖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爱惜对方,远胜于爱惜自己?

或许,这考问太严酷了。

二十九、止痛剂

她忽然一点也不感到自身的剧痛,因为心中给怜爱充满了,再也不会知道自已的痛楚。——《神離侠侣》第二十六回

评析:

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因素能够影响生理感觉以至生理活动。

小龙女背心受掌,胸口中轮,在九大高手合击下被打得“五脏六腑都要翻腾出来”,痛彻骨髓,命在垂危。然而,当她发觉抱着自己的杨过失去了右臂,一只衣袖空空荡荡时,她忘了自己,她的全部灵魂都转移到杨过身上了。她轻轻说道:“可怜的过儿,断了很久吗?这时还痛吗?”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时还痛吗”。

这时,她的生理感觉,的确不痛,“因为心中给怜爱充满”,再也装不下别的感觉了。

怜爱他人,自己的苦痛也会减少。

所以,具有爱心之人是快乐的,佛是快乐的。

所以,让世界充满爱之时,全世界的苦痛都变成了欢乐。

爱就是忘我,就是关注他人,就是欢乐,也所以欢乐。

而痛苦就是不忘我,就是专注自己。

最好的止痛剂,是爱。

三十、爱到极处是超人

爱到极处,不但粪土王侯,天下的富贵荣华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生死大事也视作等闲。——《神雕侠侣》第二十六回

评析:

金庸的《神雕侠侣》,是古今中外最辉煌伟大、最悲婉凄怆的爱情圣经。杨过与小龙女催人泪下的爱情,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上上精品。金庸在这部大作里,把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爱的面前,万事万物都要减彩褪色,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爱情高”,“若为爱情故,万物皆可抛”。

古往今来,有不少王侯将相被人羡慕。但王侯将相不等于幸福。王侯将相可以买到成群的美女,但却买不到真正的爱情。爱情是不论职称、不分爵位、不标售价的,它高居于任何现世利益之上。就好比成了仙之后,心里哪里还有什么王侯将相和荣华富贵的地位呢?

爱情,就是一种成仙。

当然,那要爱到极处,并非日常的两性相吸就可冠之以爱情的。

既然爱到一种成仙的感觉,在“等贵贱”的同时,自然也能够“齐生死”。生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爱吗?既已有了爱,得鱼忘筌可也。正如黄蓉所唱的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曾经爱到极处的人,便是超人。

三十一、要爱不要死

比之那铭心刻骨之爱,死又算得甚么?——《神雕侠侣》第二十六回

评析:

爱与死,是文学艺术的两大永恒主题。

爱,使人欢乐,使人幸福,使人勇敢,使人智慧。

死,令人恐怖,令人悲伤,令人忧虑,令人颓丧。人都愿要爱,不要死。

但倘若命运之神强迫你:要爱就必须搭配着死,怎么办呢?一般人多数不喜欢这样的拷问,他们会绕开问号说:“有那么玄吗?干吗要爱就得死呢?我又要爱,又不死。”

是的,爱,不一定要死。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观念,是把爱看得高于生命或者相反。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已经越来越仅仅体现为文字上的美丽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大多数时代的主旋律。

许多人不知道,求生畏死,只是一个人最低级的生命需要。在这个需要之上,还有许多越来越高的境界。铭心刻骨之爱,便是最高境界之一。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上过珠穆朗玛峰的人,哪里还会把郊外的一座土丘放在心上呢?

有了刻骨铭心之爱,便可说已不枉此生,便可说已经到达了彼岸世界。生与死,已经都成了身外之物,可以抛诸脑后了。

还不曾有过铭心刻骨之爱的朋友,你可不能轻视生命,你要好好活着,等待你的生命奏出它的最强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孔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