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历史剧《桃花扇》正是写出了人的这种价值,才受到人们的称颂。当李香君得知奸臣阮大铖要收买她的爱人侯方域时,她义正辞严地斥责了动摇不定的侯方域:
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
李香君坚决辞却了阮大铖的收买,以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感染了侯方域。在斗争中,她的表现越来越精彩,“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冒着生命危险大骂马士英、阮大铖之流。这样的形象,我们还能仅以一个妓女来看待她吗?她是侠女、是义女、是英雄儿女!
青楼的侠义不但能使男子自叹不如,也能感动平素看不起妓女的普通妇女。明朝有个叫邵金宝的妓女与戴纶相好。戴纶被牵连入狱,在京师举目无亲,便转交给金宝三千金,托她接济一些衣食,如果他死了,这笔钱便归金宝。金宝一面接济戴纶,一面竭尽全力在上层社会花钱疏通,终于借一个贵公子之力救出戴纶。戴纶重新做官后,金宝还了戴纶四千余金,连利息都在里边了。戴纶的妻子千里赶来,非常感动地给金宝下拜说:“我丈夫大难临头之时,我未能尽力,是你一个做妓女的救了他。我太惭愧了,我不配再做他的妻子,我走了。”金宝的侠义之举是大多数男人也办不到的。男人如果对这样的妓女也抱着赏玩、狎弄的态度,-实在是太无心肝了。
青楼毕竟是男权社会的怪胎,不值得当真地为之招魂。但就连青楼之地也不乏侠烈之气,却是今日千千万万毫无血性的炎黄子孙所应当学习、应当追慕的。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一欧阳修《蝶恋花》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青楼无疑是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的。但青楼注定要走向毁灭,而且真正的青楼已然毁灭。所以,青楼本身,就是个悲剧。
尽管青楼给人的表层印象仿佛天天上演着喜剧和闹剧,但读过一点黑色幽默、读过一点荒诞派的人,自会看出,那喜剧和闹剧完全产生于一种“间离效果”,那只是角色的喜剧和闹剧,而演员自己的故事,却大都是悲剧。也许会有人举出一些妓女的“幸福”归宿,来证明青楼生涯未必是祸。但在一个男女不平等的世界上,就算有若干男人大仁大义、大慈大悲,甘与心爱的女人分享自由平等的“幸福”,可这本身不就含有悲剧意识吗?既为妓女,就已经毁灭了一种价值;追求“归宿”,则又要付出新的毁灭。总而言之,毁灭的都是人的尊严、人的才智、人的真性,“幸福”了,就不“悲剧”了吗?
曹禺的话剧《日出》里有个富孀——今日称做款姐的顾八奶奶。她腰缠万贯,养活着一个“中国的第一美男子”胡四作为面首。就因为有钱,胡四向她求婚达十二次之多就因为有钱,她明明是个“满脸擦着胭脂粉的老东西”,众人却都夸她年轻、好看。这位款姐该是够“幸福”了吧?然而她却对陈白露说:“我顶悲剧,顶痛苦!”观众看到这里,无不哈哈大笑,笑这位顾八奶奶实在肉麻、恶心。但若平静下来想一想,顾八奶奶真的不痛苦吗?顾八奶奶的存在不是一个悲剧吗?
顾八奶奶是款姐,不是妓女,充其量只能说她玩弄面首——男妓。《日出》里另外写了两个妓女,一个是宝和下处的翠喜,她在外表上巳经堕落成一个毫无廉耻的低级“窑姐”,可以与任何有钱的男人厮混,用最鄙俗的语言打情骂俏,她还追忆着往日的“红唱手”岁月,那时手上有过“白花花千儿八百块钱”。但她的外表下面,却有着“一颗金子似的心”。她用自己的屈辱,肩起养活全家的重担。对遭受揉躏的“小东西”,给予母亲般的关怀。但越是这样,她身上所表现出的悲剧意识不就越浓厚吗?
另一个是高级妓女——交际花陈白露。她的价值给人的印象是更珍贵的。出身书香门第,是爱华女校的高材生,当过社交明星,做过慈善游艺会的主办委员,靠个人奋斗当上了影星和舞星。但是,当她与身为诗人的丈夫分道扬镳,走上堕落之途以后,这些“价值”便像受热的霜花般一点点毁灭了。难道就不能既有价值又不毁灭?那除非不曾当过妓女!聪明绝顶的陈白露最清楚这一点。当那位诗人来天真地企图带她走时,陈白露说我问你养得活我吗?”“我要人养活我……我要舒服……我出门要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你难道听不明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孔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