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疯语(7)

2025-10-10 评论

洋节日的最大特色是吃的精神不强,于是天然地方便于表演。过洋节都要有精神内容,送鲜花,寄贺卡,至少也要撒个谎造个谣,所以就显得格外高雅。更何况那是洋人过的节呢。因此,过洋节者飘飘然有一种“准洋人”的感觉。那节日本身与他自己的感情生命无关,他只是要通过表演某种程式,完成自己的身份转换。什么基督的复活,什么爱情的纯洁,什么绅士的幽默,都不在他的考虑之列。鲁迅早就说过,外国的一切到中国来,都会弄得面目全非。如今圣诞节来了,中国的基督徒也增多了,但没有良心的人,不怕天打雷劈的人却更多了。情人节来了,中国的情侣也增多了,但朝三暮四、无情无义的人却更多了。愚人节来了,中国的笑话也增多了,但那些让你笑不出来的笑话却更多了。中国人有本事把一切都改编成最具“后现代”风格的荒诞剧。

苏东坡说:“菊花开处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这种境界自然是大多数中国人梦想不到的。引进的洋节日,又被抽去了忏悔、受难的精髓。我希望有一天,引进一下伊斯兰教的节日,让中国人沐浴斋戒,几十天不许吃肉,不许娱乐,每天日落后才许吃一碗冷饭。我想那时中国人必定又要热爱自己的节日了。而其实,我们上古时代的祖先就是这样过节的。人世沧桑,我们的节日传到海外,演变成了洋节日,今日再传回来,我们已经“儿童相见不相识”了。中国人对待洋节日的态度,代表着对待一切洋文化的态度:只取其漂亮的外壳,买椟而弃珠,结果我们百余年来,总是要“重新起步”。正像中国的足球,球星众多,球迷遍地,球论高深,球讯火爆,但就是球技太低,于是就假A假。,做戏表演,互相欺骗,结果是永无翻身之日。过节问题也是这样,传统的节日已经过滥了,现在又去糟蹋洋节日。我想,节日不在多,能够诚心诚意,过好一个两个,就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就是一个有追求的民族。否则,真有耶稣降临的那一天,看见这些心灵污浊的人在“吃”他老人家的教义,他老人家的脾气可跟屈原大不一样,那时我们的世界恐怕连这点荒诞也维持不住了。

《圣经》上说:“你改过吧!阿门!”

1998年收到第一张圣诞卡之前

(此文被多家报刊转载,并收入《杂文报作品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0周年大庆即将到来,现在各地各单位都在积极准备庆典活动,广电报刊也不断报道这方面的讯息,我相信今年的国庆一定会办得庄严隆重,有声有色。可是近日来,我忽然注意到,有一个词汇被频率越来越高地使用和传递着,那就是“共和国”三个字。什么共和国的生日,共和国的诞辰,共和国的人民,共和国的英雄,共和国的未来,共和国的花朵,献给共和国的礼物,捍卫共和国的尊严,共和国是我的母亲,共和国呀你听我说……这些“共和国”,显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中国”、“祖国”的代称,但是我认为,这样的代称是不合适、不妥当的。目前全社会的语言使用状况,极为混乱,我实在没有精力见一个干涉一个。但是“共和国”的问题,是一个有关国家称号的严肃问题,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名公民和一个文化工作者,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使我发生困惑的问题提出我的质疑。

首先,“共和国”不能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能简称为“共和国”。什么是共和国?共和国是君主国的对称,有时亦叫做“民主共和国”,指的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即实行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定期由选举产生的政治制度的国家。如今全世界以“共和国”为国名的国家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占所有国家的大多数。如果号称自己是“共和国的儿女”,那么你是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儿女,还是塞拉利昂共和国的儿女呢?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曾提议国名叫做“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但在讨论中,多数人觉得有些拗口和啰嗦,后来就采用了张奚若的建议,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董必武解释说:“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两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人,它有确定的解释,这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必再把‘民主’两字重复一次。”这里清楚地说明了“共和国”的政体性质,它只是一个政治概念,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如果说“我爱共和国”,那并不意味着你爱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只说明你不爱君主专制,爱民主选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孔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