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命研究(5)

2025-10-10 评论

1984年5月2日

汉朝大思想家王充,在举国一致的符瑞迷信里,曾有这样反对符瑞的话:

夫太平以治定为效,百姓以安乐为符。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百姓安者,太平之验也。夫治人以人为主,百姓安而阴阳和,阴阳和则万物育,万物育则奇瑞出。视今天下,安乎危乎?安则平矣,瑞虽未具,无害于平。故夫王道定事以验,立实以效。效验不彰,实诚不见,时或实然,证验不具。是故王道立事以实,不必具验;圣主治世期于平安,不须符瑞。(《论衡·宣汉》篇)

后代整天曲学阿世的知识分子,诬指王充推翻当时的天人感应之说的目的,在“为皇帝解除精神威胁,或可成为他进身朝列的凭借”(徐复观《两汉思想史》)。这真是厚诬古人了!符瑞说也是天人感应说的一部分,反对符瑞就是反对钦定思想,这要冒多大的危险?要“进身朝列”,何不像这种知识分子那样以“逢君之恶”起家呢?又何必唱冒杀头危险的反调呢?

由于国民党御用文人对王充的厚诬,可以约略看到:国民党怎样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颠倒黑白、蒙混真知。如今到处又是一片符瑞之象了,到处是张灯结彩,到处是报喜不报忧,到处是吉祥话儿,甚至无知的党外人士办刊物,也学会把蒋经国当选和“黄历上百年难逢的双春双雨水”扯在一起,而“为1984年赦天下卜卦”(5月1日《关怀》第三十期)了!这种现代符瑞的迷信大雾,简直愈来愈浓了!我实在看不过去、看不顺眼,我真要写它几句。我要昭告天下说:“别以为这个岛上都是谄媚的、迷信的人啊!我李敖就不来这一套!我李敖就是例外!千百年后,岛孤人孤之后,总要有个真正的明白人留名下来!那个人,除了李敖,还他妈的有谁呢?”

1984年5月2日

宿命正命造命与非命(李鼎彝)

现在我要讲的命字,不是生命的命,是命定的命。关于命定的学说由中国哲学史看来,约分四派,即宿命、正命、造命与非命。

什么叫宿命呢?这是老庄哲学的主张,他认为人生的富贵贫贱寿夭,智愚贤不肖,在一生下来,自然界就有一定的安排。人们只有遵依着这安排去走,绝不用个人的力量改造或去改进,并且也不能以人力改变或改进。但是这种安排是谁来主宰呢?这却引起一个“天”的问题,“鬼神有无”的问题。在周秦时代,对于天的学说,向分两派。一派是认为天是人格神,他有意志,他能生杀祸福。人能积善修德即可获天之佑,否则罹天之殃。这便是天志明鬼论。此种主张的人,相信敬天可以致福,明鬼可以有祥,所以他们不相信生下来就有一个命定的安排。相反的,信命定的人认为人的一生,事前即有一定的安排,自然不是渺小的人力所能左右的。何况这种安排,不是有谁在那做主宰。天是无意志的,是混沌的、自然的、不能生死祸福人的。命的安排,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安排,没有什么神鬼在那里管理这些事情。所以他们不信鬼神,不信天有意志。天是一个自然天,浑然一气。命是自然的安排,人却必得遵依它。

宿命论既然确定命的安排为人生之不可逃避的现实,于是他们消极了,返璞归真了,不争什么富贵功名了,更不求满足什么耳目口鼻的欲望了。这自然造成厌弃现实反对文明的态度,要人人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听命运的摆布与安排。但是有人要问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莫非这四十万人前生注定同时该被活埋而死?宿命论者答说,一个人有他的命运,一个国也有他的国运。国运坏了,个人的运也随着坏了。赵国国运已坏,所以赵降卒四十万随着他们的国运一同牺牲。同时又有人要问,这种命的安排,是不是提前可以预知呢?宿命论的哲理派答复说,这不能。可是流辈靠命定论吃饭的人,却用什么八字、面相、骨相、卜筮来推测,可以先知;可以利用人的生辰时日,预知人的一生祸福。这自是流风所及,没有哲理价值的东西,但其势力却至今日尚普遍地在民间流行着。

什么叫正命呢?这是孔孟的主张,此派对于命的是否前定,他们存一怀疑态度。不可知的,他们不喜欢去研究它,所以“子罕言……命”。同时他们对于天也采取同样的态度,所以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又说:“鬼神其为德,其盛矣乎!”不过孔孟相信人类是进步的,文化是要保持的,所以他们本着教育家立场认为富贵寿夭,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太强求。君子“不立乎岩墙之下”正是尽人事;“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又正是不安命守分。所以他们对于富贵利达,要安分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无入而不自得”,这便是安命的讲法。但是孔孟一谈到做人,那便不安分起来;“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人不一定可致富贵,但人一定可以希圣希贤。圣贤是属之我,富贵是属诸外。归之我者当努力尽其在我,不应知足,不应画地自守;属诸外者,一听自然,信命运摆布,这叫杀身成仁——杀身正是安命,成仁便是尽其在我。不安命,所以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这个“正”字,便是不求富贵,利达听诸天命,却要正心修身,希圣希贤,不信命运,这就叫作正命说。古今来大英雄大豪杰、大圣大贤,完成伟大人格,造福人类国家,“功成不受赏,富贵若浮云”的气概,全是正命说的表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