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力量(20)

2025-10-10 评论

你保持如此的表情和姿势一分钟后,就可以恢复常态了。然后,让你的朋友说出:“刚才你在想……”

他或许会沉默,会思索,会疑惑……注意啊,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有克制力,不可提示,不可启发,不可诱导。否则,咱们就前功尽弃啦。

依我和朋友玩过多次的经验,此时绝大多数人会沉思良久,好像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的大活人,而是恐龙什么的,然后久久不吭声。最后在大家都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才迟迟疑疑地吐出一个词,比如“苦闷……孤单……”然后忙不迭地打开桌上的字条。一看之下,半晌不语,那答案和猜测往往风马牛不相及。

比如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做出眺望远方的模样。她的男友猜测——你是在想家!想父母!她呸了一声说:“糊涂虫,我是在想你!”男友说:“我不就在你身边吗?当你出现这种神态的时候,我总是吓得屏气息声,不敢打破沉默。我不知道自己哪点没有做好,惹得你不满意,你才如此凄楚地思念他人……”女孩子说:“你怎么会这么笨呢?你既然爱我,就该懂得我的心。”男孩子说:“爱,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该说的你还得说出来,沉默不是金,是土是空气。”女孩子说:“我像革命先烈一样,我就是不说,我非要你猜。猜得出来我就嫁你,猜不出来,我就离开你……”男孩子就愁眉苦脸地说:“如果今后的几十年,天天都在灯谜和哑语中生活,累不累啊?!”

另一个男子眼睛特别大。他做出第一个表情时,看着那铜铃一般圆睁的双眸,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哦,你在愤怒!”

他一脸失望地说:“才不是呢。好了,这个不算,我再做一次。”他做出的第二个表情,又是如法炮制,瞪起双眼。大家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口径一致地说:“你在发火!”

他不甘心,又来了第三次。这一次的结果就更令人惆怅了。大家没精打采地说:“你换个新内容让我们也好抖擞精神,干吗又做出打架的样子?!”

男子后来沮丧地告知我们:他的字条上,第一次写下的是“幸福”,第二次写下的是“喜爱”,第三次写下的是——“慈祥”!

你肯定要说,差得这般十万八千里,我才不信呢!你一定是没选好对象,或者围观的人太弱智,才如此指鹿为马。

我一点儿也不生气你的这种指责,我很希望你能亲自试一试。找自己最亲爱的人,最好。假如能百发百中地猜对,那真是人间少有的幸福伴侣。

我耐心地等待着你的试验……怎么样?做完了吧?你不仅仅做了一次,而是做了许多次。桌上的字条叠起又打开,打开又写下,好像一只只归巢后又驱赶而出的信鸽。你很希望能打破我的预言。但你做完后,为什么长久地沉默不语?还透出淡淡的忧伤?你的手指把字条扯成一缕缕,任它飘荡,好似破碎的思绪。

是的,真正的现实就是这般冷静而无商榷。最厚重的隔膜,就在咫尺之遥。在你以为肌肤相亲的帷幔当中,横亘着无法穿越的海峡。

科学技术是越来越发达了,但迄今没有一种仪器,可以测量出人类情感的进行状态,可以预计出人的情绪指数。当我们能够探知遥远星球的一次轻微地震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同床伴侣,是否辗转反侧。爱情没有快译通,心灵的交流如此细腻朦胧。当我们以为自己洞察他人心扉的时候,其实往往隔靴搔痒、南辕北辙。

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到爱与不爱。爱不是万能钥匙,爱不能在每一个瞬间都摧枯拉朽。爱无法破译人间所有的符码,爱纵是金属,也会有局限和疲劳。增进了解可以加固爱,误会错怪可以动摇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体验。

隔膜往往是双层的。当我们无法正确地表达的时候,我们首先就失却了被人悟知的前提。所以,训练我们明快简捷、准确平和的表达能力,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不要以为说出自己的心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很多时候,我们先是不敢说,再之是不肯说,然后是不屑说,最后就成了不会说。尤其是当我们软弱的时候,我们没有勇气说;当我们悲哀的时候,我们被文化的传统训导为不可说,说了就显得懦弱,说了就是渺小;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以为不当说,说了就招人耻笑;当我们孤独的时候,我们想不起来说。

其实,一个人的坚强与否,不在于他是否说出自己的苦难,而在于他如何战胜自己的苦难。说的本身,也是一种描述和正视,当我们能够直视那些令人痛楚的症结的时候,力量也就随之产生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