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一半是女人(23)

2025-10-10 评论


  “哑巴”其实不是哑巴。前些年,在大兴背诵“老三篇”的时候,他虽然不认识几个字。用这儿老乡的话说,却也能背得“淌淌流水”。他出身贫农,往上查五代找不出一点瑕疵。从部队复员来到这个农场,因为没有文化,不能象曹学义那样当连队领导,只捞到了一个班长,而且是谁也不愿意当的放羊班长。他一向乐呵呵的。脾气很随和,扛了八年枪也没有改变他庄户人的习性,但在武斗的时候,他却会吐沫横飞地跳到台上来大打出手。他痛恨那些牛鬼蛇神完全出于一片对革命的虔诚:领导上说是坏人肯定是坏人!前一方面的表现,他获得了群众的好感;后一方面的表现,他赢得了领导的宠爱,所以年年都把他评为学习“毛著”的积极分子。

  三年前的秋天,全场的羊照例要赶到山坡草场去放牧,他带着各连队集合来的四个牧工去了。石头砌的羊圈坐落在通向内蒙古的隘口路边,就是我不久前从那里回来的地方。那里满山坡是砾石,洪水冲出的自然泄洪沟中也全是青灰色的石头。但是草长得很旺。据说羊吃了从石头缝里长出的草会特别壮实,因为草的顽强坚韧的灵魂会转移到羊的身上。这就是我们每年必须把羊赶到石头山上去一次的原因。有一天,这位还没有变成“哑巴”的班长,赶着二百多只羊在荒山坡放牧,走着走着,忽然在砾石上发现一个鼓鼓囊囊的军绿色帆布包。打开一看,竟是一大叠一大叠人民币。在这么一块和月球上同样荒凉的地方,这包钱似乎只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在山坡上蹲了一下午,哆哆嗦嗦地也没把钱数清楚。反正是很多很多!回到羊圈,把钱藏好,从此就病了,不停地自言自语,或是嘴唇不出声地颤动,好似在心里计算一连串天文数字。羊,当然是放不成了,但他是班长,别人只好替他放,不久,县公安局来了人,四处查访,终于查到这个羊圈。原来,钱是内蒙人丢的。他们赶了一群马到黄河沿岸去卖,总共卖了一万多块钱。大草原上没有邮局,他们把一包现款绑在马鞍后面就往家走。可是这伙内蒙人个个喝得醉醺醺的,经过隘口时,帆布包掉了也不知道。县公安局根据他们回去的路线,一段一段地调查。最后推定在这个周围几十里不见人烟的羊圈住着的人最可疑。

  这座孤零零的羊圈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多人。穿制服的警察把一个个牧工叫到吉普车旁边审问。“哑巴”是班长,响当当的贫农,又害着奇怪的病,谁也没有怀疑到他。可是他一见到带枪的人就大惊失色,浑身筛糠似地哆嗦,还没有问到他,他就主动说了。几个警察从羊粪堆里挖出了内蒙人的帆布包,点过数,一分钱也不少。

  “哑巴”一夜之间出了名。除了学习“毛著”积极分子的头衔外,又成了全省农垦系统的标兵、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当宣传干事替他整理材料时,他嘻嘻地笑着说:“钱太多了!要是只有几百块钱,我就留着自己花。”他没有了钱,病也没有了,说出了实话。宣传干事当然不能照他说的写,反而用报纸上现成的言词给他编了一套天花乱坠的讲用稿。这样,“哑巴”就上了北京,出席了全国农垦系统召开的一次先进人物代表大会,还见到了中央的大首长。

  从北京回来,他逢人便说,过去他傻着哩,不知有了钱咋花,去了北京,才知道钱能买东西;王府井百货大楼里,要啥有啥。有了钱才能过好日子。话传到团场领导耳朵里,把他叫去训了一顿,说是他如果再到处乱说,就要把他当成“阶级敌人”。从场部灰溜溜地回来,第二天,他就变成这副模样。

  开始,人们给他起的外号是“傻子”,但这时“傻子”正是一个带荣誉性质的褒扬词,譬如说,场部那个每天清晨起来打扫厕所的、比谁都机灵的水利技术员,好不容易才脱掉“知识分子”的皮,取得“傻子”的光荣称号,入了党。于是大家都觉得管他也叫“傻子”不妥当,后来根据他病情的特点改称他为“哑巴”了。

  他顽固地沉默着,谁知道他心里是怎样想的?而人们一见着他,心里也一下子罩上了浓黑的阴影。别人的悲剧是政治运动造成的,他的悲剧却完全与政治运动无关。这使人们觉察到,在政治口号的表层下,在过着最普通生活的最平凡的人的心中,有一种不能被政治征服的、想过好日子的、可怕的利己欲望。这种欲望象鬼似地藏在每一颗心的死角,不管什么政治运动都冲击不到它。相反,它还会叫人冷不防地钻出来,把政治给人的影响化为乌有;人们从他身上反省到自己,觉得自己的心里除了“不断革命”的斗争性之外,仿佛也有个什么说不出的名堂,只不过是“哑巴”把它公开化了。这种沉重的鬼胎,象坚冰下面的涓涓细流,一点一点地啃啮着上面的冻层。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贤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