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明的气还没喘匀,回答道:“找了他5天,该找的地方全找了,都不见影子。听他家邻居说,他带着一家人出国探亲了,说是去了加拿大……”
周建设跌坐在椅子上,眼睛发直,自言自语:“看来他毁我的心早就有了。”
马光明走上前来,小声说:“周哥,码头那边情况也不大好,这次‘严打’波及面广,时间又长,旱路水路都停止供货了。”
周建设不说话,想了想站起来,缓步踱到窗前。
电话响了。马光明见周建设没有回头,就拿起了电话:“喂,不是,我是马光明……你稍等。”
他捂住话筒低声说:“周哥,是法院的,说是受理了市建总公司的起诉,来送传票,你看……”
见周建设仍不吭声,马光明对着话筒说:“请他们到会客室等等。”马光明放下电话。周建设自言自语:“是到了整理整理自己的时候了……”
周建设和马光明走进公司会客室,两名法官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周建设一脸信心十足的微笑让他们感到很意外。
周建设笑着一伸手,说:“别客气,坐,两位请坐。”
两名法官说明来意后,把传票递了过来。周建设接过传票很自信地说:“公司财务部门出了点小差错,我跟市建总公司解释一下,相信他们会撤诉的。”
法官走后,周建设给香格里拉大酒店打了个电话,订下了总统套房。黄昏时,西装笔挺的周建设走过大酒店堂皇的大厅,走进了总统套房。
这恐怕是全城最奢华的房间了。墙上装饰着欧洲油画,房内的桌椅也都是从欧洲进口的。典雅的餐厅里,巨大的雕花餐桌上摆满海鲜。
于兆粮和周建设坐在桌前,不时看看手表,客人并没有迟到,但也没有早到。
“于主任,这批计划……”周建设试探着说道。
于兆粮果断地说着:“这是省委定的,全部计划都要用到重点工程上……你只能另想办法了。”
周建设一时无语。于兆粮又看了看表,有些不耐烦了,皱着眉头,眼睛望着别处,抱怨说:“你没有这个实力,就不要去接这么大的工程嘛!经济工作光凭热情和冲动是不够的,你现在缺少的是脚踏实地的精神和严谨的运筹……”
服务员进来通报:“周先生,客人来了。”
周建设慌忙起身迎接。客人是一位瘦高个儿,50来岁,文质彬彬。周建设和他握手后,客气地把他让进餐厅。客人看见坐在桌前的于兆粮,有些吃惊,接着就热情地伸出手来,说:“哟,于主任也在,让你久等了,对不起。”
于兆粮也站起来同来客寒暄:“周经理请你是真的,我是在这开会,碰上了,就被拉来陪客。”转头对周建设说,“巩行长来了,咱们就开始吃吧。”
小姐上来倒酒。于兆粮拿起了筷子。可是巩行长从随身带着的黑布包里,摸出了一个铝皮饭盒,放在大虾旁抱歉地说:“于主任,真对不起,你知道的,我这个胃啊,老毛病了,大鱼大肉碰也不敢碰,走到哪都吃这个。”说着,打开饭盒,是半盒稀饭和炒青菜。
于兆粮和周建设一时都非常尴尬。
巩行长举着筷子说:“你们吃,于主任,周总……我真的是胃不好。”
于兆粮自我解嘲地说:“看我这记性,上次咱们在一块开会,你也是走到哪都提一个饭盒。”
巩行长笑了起来:“对,对,上次你还喝了我半碗稀饭。”
于兆粮对一旁的服务员说:“给我来一碗龙须面……我陪巩行长吃面条。”
服务员很快端来两碗面条和一盘青菜。满桌海鲜谁也没动一下,三人吃着稀饭、面条。
吃了几口,周建设犹豫着问:“巩行长……我们那笔贷款的事……你要能签个字……”
“周总,你是咱们市里的改革带头人,我们银行最应该支持的就是你……可最近,中央对金融贷款有明确规定……传达文件时于主任也在……”巩行长咽下一口稀饭说道。
于兆粮在一旁插话道:“巩行长,不知道像宏安贸易公司这种情况……能不能灵活一下,变通变通……”
巩行长喝光饭盒里的稀饭,撂下筷子说:“这是巨额贷款……要真想贷,请于主任跟省长说一下,管金融的副省长也行,只要有他们的批示……我们银行没有一点问题。”
周建设、于兆粮对望着。
于主任的态度马上转变过来:“说到底是我不懂金融,如果宏安不够贷款条件,我支持巩行长坚持原则……一个亿,这可不是小数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阎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