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也坐下,面对着西落的太阳。说:“我也觉得与咱们没关系。”
然后,他们就各自不语,歪身倒下。黄河故道的细沙棉一般舒人,太阳留下的温热,滋滋朝外散着,浸过他们的身子。故道对岸的落日,金黄血红,一半在天上,一半沉进地下,如沉进满是泥沙的河道。他们那么自在地躺着,如自在地浮在水上。水面平静暖人,落日照着他们的脸和身子,仿佛是在轻轻抚摸,痒酥酥的筋骨放松开来,沙地和夕阳的温热便从上下身子流进骨头缝里。远处的柳树,稀落几棵,叶已谢尽,留下的枝条在目光中微微摆着。被风吹皱的故道的细沙地面,一浪一浪朝远处滩去,直滩到落日的身下。
指导员说老赵,你说团里为啥决定撤四连,保留咱们三连?连长想了想,说是因为咱们三连是红军连吧。
那是次要,指导员说明说吧,为保留三连我给上边送了一份材料,把四连说得不太好。那算一份黑材料,眼下觉得挺对不住四连的。没啥对不住,连长说团长是从咱们三连出去的,知道咱们三连在抗日战争中,反“扫荡”,反“清乡”、反“限制”立过大功,参加过华东、中原大战;足迹踏遍了苏、鲁、豫、皖、冀、浙等省,他奶奶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抗美援朝,自卫反击,你说少过咱们三连没?锦旗挂满了荣誉室,你说撤了他不可惜吗?这是一方面,指导员说我把四连丢猪、打架、班子闹意见、开车撞伤人、入党靠送礼都写到了材料上,落款是四连众战士,光看材料团党委也会保三连,撤四连。你做得是对老高,连长说,不撤他们四连就撤咱们三连了。
指导员悠长地叹出一口气。
“问题是四连长今年得转业。”
连长说:“他是城市人,他想走。”
指导员说:“他老婆跟人飞了,他不想转。”
连长默一阵,说过去了,人老记着过去的事就活不自在,你着那落日。指导员顺着连长的手指望出去,骤然间,就见太阳已沉入枯黄的水中三分有二,露出圆圆一帽,如将烧化开的铁水,似流非流,似滩非滩。那夕阳下的河水,似乎起落不停;层叠的云山,染着艳红的颜色,落在河岸边上。近处黄河故道的沙地,在夕阳下变成浅薄的红色,刺烫着人的眼睛。远处有一只野兔,匆匆从他们身边窜过,消失在了不见边沿的沙地。随后,便是一日将过后那片刻的宁静和从未见过的风光的祥和。在这种静寂里,温暖泡着人心,使人觉到心底容不得盛有半星黑点,使人觉得世界上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落日下荡动的无边的河水,静默消息从人的心里流过,似乎把世间的烦杂,洗得洁洁净净。
指导员脸上映着落日,好一阵子不言不语。
赵林说;“奶奶;在这望落日,格外地让人想得开。”
指导员说:“什么想得开?”
赵林说:“我说夏日落(24)。”
指导员说:“是呀,事情过去啦,别再提起啦。”
赵林说:“我没想到那小学教师那么通情理。”
指导员说:“我也没想到。”
赵林说:“他至少该再跟部队多要一千块钱安葬费。”
指导员说:“世上方事,就怕想得开。”
赵林说:“可能是他家不缺钱。”
指导员说;“他家老二老三都是个体户。”
赵林翻个身,从细沙中抓出一个小石子。他将石子朝着夕阳掷过去,那石子如一粒金球,在阳光中灼灼发光,无声无息地落到了沙面上。
“我老婆今天来了一封信。”
指导员盯着从远处飞来的一只鸟。
“我老婆没来信。”
赵林又将一粒石子扔出去。
“来信没好事。”
那鸟从指导员眼中飞走了。
“要钱?”
赵林望着紫红的天空。
“要电视。我答应年底给他买台电视机捎回去。”
指导员翻身望着赵林的脸。
“先买一台黑白的。”
“本来答应的就是黑白的。”
“不行先把连队那台黑白捎回去。”
“不用,我已经存了三百多块钱。”
“连队用不上,有彩电。”
“影响不好。”
“没人会知道。”
“知道了不得了。”
“你象征性的给些钱。”
“给多少?”
“有了三百、五百,没有三十、五十都行。”
“让支部研究研究,作个价钱好一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阎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