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123)

2025-10-10 评论

    余楠每月给老太太的零用钱还不如一个厨娘的工钱。宛英的月钱只有老太太的一半。宛英曾发愁给丈夫遗弃了怎么办。她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她可以出去做厨娘,既有工钱,还有油水,不称意可以辞了东家换西家。如果她不爱当厨娘,还可以当细做的娘姨。她在余家不是只相当于"没工钱、白吃饭"的老妈子吗!出去帮人还可以扫扫余楠的面子。不过宛英知道这只是空想,她的娘家和她的子女决不会答应。
    余楠"花"虽"花",始终没有遗弃她。老太太得病卧床,把日用帐簿并给宛英说:"这是流水帐,你拿去仔细看看,学学。"宛英仔细看了,懂了,也学了。老太太不过是代儿子给自己一份应给的管家费。宛英当然不能坏了老太太的规矩。余楠查帐时觉得宛英理家和他妈妈是同一个谱儿。老太太病危,自己觉得不好了,乘神识还清,背着人叫宛英找出她的私蓄说:"这是我的私房,你藏着,防防荒,千万别给阿楠知道。"她又当着儿子的面,把房契和一个银行存折交给宛英,对儿子说:"你的留学费是从你爹爹给我的钱里提出来的,宛英的首饰,也都贴在里面了。这所房子是用你爹爹给我的钱买的。宛英服侍了我这许多年,我没什么给她,这所房子就留给她了。存折上是你孝敬我的钱,化不完的,就存上;没多少,也留给宛英了。""留给宛英"是万无一失的留在余家,因为余楠究竟是否会"有啥",老太太也拿不稳。
    老太太去世后,宛英很乖觉地把老太太的银行存折交给余楠说:"房契由我藏着就是了。钱,还是你管。"余楠不客气地把钱收下说:"我替你经管。"其实宛英经常出门上街,对市面很熟,也有她信得过的女友,也有她自己的道路,不过她宁愿及早把存折交给余楠,免得他将来没完没了地算计她那几个钱。
    宛英料定余楠这回是要和胡小结婚了。据他说,"老板"报酬他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什么职位。共产党就要来了,他得乘早逃走。尽管他儿子说共产党重视知识分子,叫爸爸别慌,他只说:"我才不上这个当!"不过他说宛英该留在国内照看儿女,他自己呢,非走不可。宛英只劝他带着女儿同走,因为他偏宠女儿,女儿心上也只有爸爸,没有妈妈,从不听妈妈一句话。余楠说,得等他出国以后再设法接女儿,反正家里的生活,他会有安排。宛英明白,余楠的安排都算计在留给宛英的那所房子上。不过,她也不愁,她手里的私房逐渐增长,可以"防防荒。"两个儿子对她比对爸爸妈妈;女儿如不能出国,早晚会出嫁。宛英厌透了厨娘生活,天天熏着油气,熏得面红体胖,看见油腻就反胃,但愿余楠跟着胡小姐快快出洋吧,她只求粗茶淡饭,过个清静日子。
    可是老太太的估计究竟不错。胡小姐还是和别人结婚了。宛英的失望简直比余楠还胜几分。这会影响余楠的出国吗?她瞧余楠惶急沮丧的神情,觉得未可乐观。他连日出门,是追寻胡小姐还是去办他自己的事呢?
    黄金、美钞、银元日夜猛涨,有关时局的谣言就像春天花丛里的蜜蟀那样闹哄哄的乱。宛英忍耐了几天,干脆问余楠:"楠哥,你都准备好了吗?要走,该走了,听说共产党已经过江了。"
    余楠长叹一声,正色说:"走,没那么容易!得先和你离了婚才行。你准备和我离婚吗?"
    宛英便不回答。
    余楠说:"我没知道出洋是个骗局,骗我和你离婚的。"
    宛英说:"你别管我,你自己要紧呀!"
    余楠说:"可是我能扔了你吗?"
    宛英默然。她料想余楠出国的事是没指望的了,那个洋官的职位是"老板"照顾胡小姐的。
    她不说废话,只着急说:"可是你学校的事已经辞了。南美和香港的事也都扔了。"——余楠对宛英只说人家请他,他不愿去;宛英虽然知道真情,也只顺着他说。
    余楠满面义愤,把桌子一拍说:"有些事是不能做交易的!我讨饭也不能扔了你呀!"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确实说了真话。
    宛英凝视着余楠,暗暗担忧。她虽然认为自己只是家里的老妈子,她究竟还是个主妇,手下还有杏娣和张妈,如果和楠哥一起讨饭,她怎么伺候他呢?
    余楠接着说:"共产党来也不怕!咱们乘早把房子卖了,就无产可共。你炒五香花生是拿手,我挎个篮子出去叫卖,小本经纪,也不是资本家!再不然,做叫化子讨饭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