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子,厨子送了一碟冷荤,一碗汤,一碗木樨饭来。这木樨饭就是蛋炒饭,因为鸡蛋在饭里象小朵的桂花一样,所以叫做木樨。但是真要把这话问起北京人来,北京人是数典而忘祖的。当时厨子把菜饭送到桌上来,家树便一人坐下吃饭。吃饭的时候,不免又想到凤喜家里留着吃炸酱面的那一幕喜剧。回想我要是真在她家里吃面,恐怕她会亲手做给我来吃,那就更觉得有味了。人在出神,手里拿了汤匙,就只管舀了汤向饭碗里倒,倒了一匙,又是一匙,不知不觉之间,在木樨饭碗里,倒上大半碗汤。偶然停止不倒汤了,低头一看,自己好笑起来。心想:从来没有人在木樨饭里淘汤的,听差看见,岂不要说我南边人,连吃木樨饭都不会。当时就低着头,唏哩呼噜,把一大碗汤淘木樨饭,赶快吃了下去。但是在他未吃完之前,刘福已经舀了水进来,预备打手巾把了。
家树吃完,他递上手巾把来。家树一只手接了手巾擦脸,一只手伸到怀里去掏摸,掏摸一阵,忽然丢了手巾,屋子里四围找将起来。怞屉里,书架上,床上枕头下面,全都寻到了,里屋跑到外屋,外屋跑到里屋,尽管乱跑乱找。刘福看到忍不住了,便问道:"表少爷!你丢了什么"?家树道:"一个报纸包的小纸包,不到一尺长,平平的,扁扁的,你看见没有?"刘福道:"我就没有看见你带这个纸包回来,到哪儿找去?"家树四处找不着,忙乱了一阵子,只得罢了。休息了一会,躺
在外屋里软榻上,一想起今天的报还没有看过,便叫刘福把里屋桌上的报取过来看。
mpanel(1);
刘福走进里屋,将折叠着还没有打开的一叠报,顺手取了过来,报纸一拖,啪的一声,有一样东西落在地下,刘福一弯腰,捡起来一看,正是一个扁扁平平的报纸包。那报纸因为没有粘着物,已经散开了,露出里面一角相起来。刘福且不声张,先偷着看了一看,见是一个十六七岁小姑娘的半身相片,这才恍然大悟表少爷今天回来丧魂失AE?的原故。仍旧把报纸将相片包好,嚷起来道:"这不是一个报纸包?"家树听说,连忙就跑进屋来,一把将报纸夺了过去,笑问道:"你打开看了吗?"刘福道:"没有。这里好象是本外国书。"家树道:"你怎么知道是外国书?"刘福道:"摸着硬邦邦的,好象是外国书的书壳子。"家树也不和他辩说,只是一笑。等刘福将屋子收拾得干净去了,他才将那相片拿出来,躺着仔细把握,好在那相片也不大,便把它夹在一本很厚的西装书里面。
到了下午,伯和由衙门里回来了,因在走廊上散步,便隔着窗户问道:"家树,投考章程取回来了吗?"家树道:"取回来了。"一面答话,一面在桌子怞屉里取出前几天邮寄来的一份章程在手里,便走将出来。伯和道:"北京的大学,实在是不少,你若是专看他们的章程,没有哪个不是说得井井有条的。而且考起学生来,应有的功课,也都考上一考。其实考取之后,学校里的功课,比考试时候的程度,要矮上许多倍。所投考的学生,都是这样说,就是怕考不取。考取之后,到学校里去念书,是没有多大问题。"家树道:"那也不可一概而论。"伯和道:"不可一概而论吗?正可一概而论呢。国立大学,那完全是个名,只要你是出风头的学生,经年不跨过学校的大门,那也不要紧。常在杂志上发表作品的杨文佳,就是一个例。他曾托我写信,介绍到南边中学校里去,教了一年半书。现在因为他这一班学生要毕业了,他又由南边回来,参与毕业考。学校当局,因为他是个有名的学生,两年不曾上课,也不去管他。你看学校是多么容易进!"他一面说话,一面看那章程。看到后面,忽然一阵微笑,问道:"家树!
你今天在哪里来?"家树虽然心虚,但不信伯和会看出什么破绽,便道:"你岂不是明知故问?我是去拿章程来了,你还不知道吗?"伯和手上捧了章程,摇了一摇头笑道:"你当面撒谎,把我老大哥当小孩子吗?这章程是一个星期以前,打邮政局里寄来的。"家树道:"你有什么证据,知道是邮政局里寄来的?"
当下伯和也不再说,一手托了章程,一手向章程上一指,却笑着伸到家树面前来。家树看时,只见那上面盖了邮政局的墨戳,而且上面的日期号码,还印得十分明显。无论如何,这是不容掩饰的了。家树一时急得面红耳赤,说不出所以然来,反是对他笑了一笑。伯和笑道:"小孩子!你还是不会撒谎。你不会说在怞屉里拿错了章程吗?今天拿来的,放在怞屉里,和旧有的章程,都混乱了。新的没有拿来,旧的倒拿来了。你这样一说,破绽也就盖过去了。为什么不说呢?"家树笑道:"这样看来,你倒是个撒谎的老内行了。"伯和道:"大概有这种能耐吧!你愿意学就让我慢慢的教你。你要知道应付女子,说谎是唯一的条件啊。"家树道:"我有什么女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