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台上正演的是一出《三击掌》,一个苍髯老生呆坐着听,一个穿了宫服的旦角,慢慢儿的唱,一点引不AE-观客的兴趣。因之满戏园子里,只听到一种哄隆哄隆闹蚊子的声浪,先是少数人说话,后来听不见唱戏,索性大家都说话。刘将军也就向着凤喜谈话,问她在哪家学校,学校里有些什么功课。由学校里,又少不得问到家里。刘将军听她说只有一个叔叔,闲在家里,便问:"从前他干什么的呢?"凤喜想要说明,怕人家看不AE?,红着脸,只说了一句"是做生意",刘将军也就笑了。
这里凤喜越觉得不好意思,就回转头来和雅琴说话。只见她项脖上挂了一串珠圈,在那雪青绸衫上,直垂到胸脯前,却配衬得很明显,因笑问道:"这珠子买多少钱啦?"她问时,心里也想着,曾见人在洋货AE?里买的,不过是几毛钱罢了。她的虽好,大概也不过一两块钱。心里正自盘算着,可不敢问出来。不料雅琴答复着道:"这个真倒是真的,珠子不很大,是一千二百块钱买的。"凤喜不觉心里一跳,复又问一声道:"多少钱呢?"雅琴道:"一千二百块钱买的,贵了吗?有人说只值八九百块钱呢。"凤喜将手托了珠圈,AE?着头做出鉴赏的样子,笑道:"也值呢!前些时我看过一副不如这个的,还卖这样的价钱呢。"只在这时,凤喜索性看了看雅琴穿的衣服。
只觉那料子又细又亮,可是不知道这个该叫什么名字。再看那料子上,全用了白色丝线绣着各种白鹤,各有各式的样子,两只袖口和衣襟的底摆,却又绣了浪纹与水藻,都是绿白的丝线配成的。这一比自己一件英绿的半新纺绸AE?衫,清雅都是一样,然而自己一方,未免显着单调与寒酸起来。估量着这种衣料,又不知道要值一百八十,自己不要瞎问,给人笑话。于是就把词锋移到看戏上去,问唱的戏是什么意思?戏词是怎样?雅琴望着刘将军,将嘴一努,笑道:"哪!你问他。
他是个老戏迷,大概十出戏,他就能懂九出。"
凤喜自从昨日刘将军放一牌和了清一色,就觉得和这人说话有点不便。但是人家总是一味的客气,怎能置之不理!他滔滔不绝的说着,凤喜也只好带一点笑容,半晌答应一句很简单的话。大家正将戏看得有趣,那尚师长忽然将眉毛连皱了几皱,因道:“这戏馆子里空气真坏,我头晕得天旋地转了。"雅琴听说,连忙掉转身来,执着尚师长的手,轻轻的道:"今天的戏也不大好,要不,我们先回去吧。"尚师长道:"可有点对不……"刘将军一迭连声的说."不要紧,不要紧,回头沈小姐要回家,我可以用车送她回去的。"凤喜听说,心里很不愿意。但是自己既不能挽留有病的人不回家,就是自己要说回去,也有点和人存心闹别扭似的,只是站了起来,踌躇着说不出所以然来。在她这踌躇期间,雅琴已是走出了包厢,连叫了两声"对不住",说"改天再请",于是她和尚师长就走了。
这里凤喜只和刘将军两人看戏,椅后的女仆,早是跟着雅琴一同回去。这时凤喜虽然两只眼注射在台上,然而台上的戏,演的是些什么情节,却是一点也分不出来。本来坐着的包厢,临头就有一架风扇,吹得非常凉快的,AE?是身上由心里直热出来,热透脊梁,仿佛有汗跟着向外冒。肚子里有一句要告辞回家的话,几次要和刘将军说,总觉突然,怕人家见怪。本来刘将军就处处体贴,和人家同坐一个包厢,多看一会儿戏,也很不算什么,难道这一点面子都不能给人?因此坐在这里,尽管是心不安,那一句话始终不能说出来,还是坐着。刘将军给她斟了一杯茶,她笑着欠了一欠身子。刘将军趁着这机会望了她的脸道:“沈小姐!今天的戏不大很好,这个礼拜六,这儿有好戏,我请沈小姐再来听一回,肯赏光吗?"凤喜听说,顿了一顿,微笑道:"多谢!怕是没有功夫。"刘将军笑道:"现在是放暑假的时候,不会没有功夫。干脆,不肯赏光就是了。既不肯赏光,那也不敢勉强。刚才沈小姐看着尚太太一串珠链,好象很喜欢似的,我家里倒收着有一串,也许比尚太太的还好,我想送给沈小姐,不知道沈小姐肯不肯赏收?"凤喜两个小酒窝儿一动,笑道:"那怎样敢当!
那怎样敢当!"刘将军道:"只要肯收,我一定送来。府上在大喜胡同门牌多少号?"凤喜道:"门牌五号。可是将军送东西去,万不敢当的。"说着又笑了——由这里AE?,两人索性谈AE?话来,把戏台上的戏都忘了。说着话,不知不觉戏完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