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司马笑笑说,“都把他们领到外面找些茅草根儿吃着。”
司马蓝便领着三个半傻的哥哥和两个弟弟出了院落。看着孩娃们走了,司马笑笑弯腰把地上的七八片红薯菜叶捡起来放在了嘴里吃了,土和沙粒在嘴里同牙齿磨得如推磨一样吱喳叽哇,这时媳妇从里屋走了出来,脸上水肿一片,透亮得一碰就要流水一样。她问谁又死了?
他说杜根媳妇。她说快轮到我了,我的肠子撕扯着疼。司马笑笑就狠狠横了一眼,说你死掉享福去了,留一堆孩娃咋办?就是吃土啃草你也得活着陪我受罪。媳妇便不再说啥,扶墙到院落日头地里晒着,从口袋摸出半把麸子,给司马笑笑手里流了一几粒,司马笑笑往嘴里一塞,到灶房喝了半口生水,用舌头把麸子在嘴里和成糊汤,提了一根捆棺麻绳,组织出殡去了。
这一天先阴后晴,村前朝阳的一面山坡上集了许多村里孩娃,司马家弟兄六个,蓝家姐妹几个,还有蓝柳根,蓝杨根,和刚死过娘的杜桩,蹦蹦跳跳一片,都在一片荒草地里挖茅草根儿充饥。翻出的黑土里,偶而有白胖胖的蛹虫,饿极的司马森就把那蛹虫吃了,嘴角流出一股草汁似的绿水。
“啥味?”
“香哩。”
司马蓝就捡了一个胖虫放在了嘴里,先还不敢去嚼,那虫就在嘴里蠕动,愈发的感到浑身痒痒得可怕,后来猛一闭眼咬了,咕地一口咽下,睁眼说比蚂蚱壳儿好吃,孩娃们便都刨起了虫吃。大的孩娃用镢头在前面挖着,小的在后边捡着茅草根和那虫儿,蓝家的姐妹先还觉得有些恶心,后来竟也跟着刨吃起来。于是间,这片厚了日光的草地,热热闹闹起来,黑土的暖味,茅草的青气和蛹虫的腥臊,一下子在草坡上汪洋一片。村子里已经把死人抬出了屋子,从这儿正好看到杜桩家的大门,像画的一个黑框清晰在那里。从那黑框里抬出的死尸,看不见人身人脸,只见头发乱乱垂在一块门板边上,九龙寿衣在日光中发出乌亮的光泽。听见了大人们说要不要孩娃们哭一场呢,杜根说没啥儿好哭,她是享福去了,又不是去那边受罪,便又听到司马笑笑说:
“那就入棺吧。”
司马蓝把头扭回来,看见了身后一大片翻过的土地,高高低低都呈出深的颜色,像一片红黑的棉花铺在荒草地里。看见许多孩娃们都在嚼着茅草,嚼着蛹虫,有个姑娘趴在地上咕咕咕地呕,吐了一滩绿水,走近看了,竟是刚从家里跑来的四十在那儿翻肠倒胃。她的二姐八十,正在四十的小背上捶着。
“快弄把茅草根儿嚼嚼。”司马蓝说。
嚼了就果真不再吐了。可止住了这一个,蓝三九和蓝五十又跟着吐了起来,别人看了她们吐出的水汪汪的绿色和绿色里没有嚼碎的蛹虫,在白光中泛着光亮,有的蛹虫虽被咬破了肚子,咽进了肚里,可这一会沤吐出来竟还在污汁里蠕蠕地爬动,于是所有吃了蛹虫的男娃女娃都吐了起来。一片深蓝色的咳声吐声,弄得荒草地里水浆一片,像下了一场雨样。
来了一个大人,拉着杜桩的手说,你娘要出殡了,你就是不哭也该把你娘送到坟上。
杜桩说:“我饿呀,我得在这儿吃茅草根哩?”
那人说:“你娘嘴里噙了一块馍哩,你们不去别人可就吃啦”。
八岁的杜桩跟着那人走了。这当儿孩娃们都想了起来,这年月饿死的人,在入坟前都千方百计要让他们噙一块烙馍,免得死后再做饿死鬼呢。这块馍在死人入坟之前,不消说都由他们孩娃吃了。于是荒草坡上所有的男娃女娃,看着走去的杜桩,眼睛都睁得又大又圆,目光追着他不放,想那块死人含了的烙馍,自己吃了该有多好。不过,出殡的队伍终是从他们的视线中走了,司马笑笑做着司仪,指挥着抬棺的村人,杜岩在前边撒着冥钱,蓝百岁挽着大孝小孝,簇拥着那具黑棺往村外走去。没有哭声,日光暖暖和和。黑棺材在半空缓缓移动,就像一间房子在水面漂移。大人们的说话声清清楚楚地传过来。
司马笑笑唤:
“拐弯慢一点,别碰坏了棺材。”
杜根属吒说,
“娃他娘,放心享福去吧,饿死我也要把孩娃们拉址大。”
杜岩把纸钱高扬在半空叫着唱:
“活着穷,死了富,
阴间路上有金屋。
短命鬼,走得早,
来世脱生成百岁佬。”
那飘起的纸钱,一叠叠在空中散开,打着旋儿落下,伴着他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唱腔在寥寥几人的葬队后,像浮在湖面的白色花瓣样,朝村下的荒草地里起起伏伏地荡下来。有一个三几岁的孩娃捡起一张白纸冥钱在草地上跑,他的姐就一巴掌掴在了他脸上,说那是死人的钱,活人能花嘛,孩娃便尖利地哭起来,说我就要花,我就要花,我要买馍吃,要人到镇上给我买馍吃。这样哭着,竟还任性地把飘下来的冥钱全都捡了起来,一打儿往他的怀里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阎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