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神沉思录(7)

2025-10-10 评论

    在一般情况下,当主力尚未准备拉抬股价时,此时的成交量变化很小,股价也是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运行。此时,研究成交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也不易判断主力的意图。只有等到主力开始放量拉升股价之时,才能很快找到主力的踪迹。
    当主力准备进入拉升阶段时,常把成交量图形做得非常漂亮,在一段时间内成交量连续放大,股价慢慢推高,在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价升量增的形态,这个图形越漂亮就越有可能产生大的行情。
    股市就是江湖,前人反复告诫我们:江湖险恶!
    初入市就常听人说,什么指标都可骗人,就是成交量不会骗人。大多数股评人士有这样一句话:放量即是主力进入。每天类似的话总是在大家的耳边回响:“大盘没量,不好。”“这个股票没量,不好。”现在只要到股市中走一走,就会听到不少股民跟着那些分析人士一起喊:“今天没量,不好。”
    其实,成交量是现在股市中最会骗人的一种办法。所谓股票没量就没戏,更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没量才能做底!打开电脑看周线,任何股票哪一天天量不是顶?做庄的人只要用20万股,自己买进自己卖出,对倒20分钟,就足以吸引能看到走势的股民去追涨,效果特好。另外,他们经常利用撮合竞价的伎俩,先挂五笔大卖单,再挂一笔小买单,最后盘面显示出的则是“主动买盘”,用以蒙骗投资大众,掩盖真实意图。
    成交量是庄家爱设陷阱的地方,但认出陷阱也并非难事。它的应用要结合股价的四个循环(进庄吸筹——洗盘——拉升——出货)来看就更加清楚了。
    陷阱一:对倒放量拉升,出货阶段常用。利用人们“量增价升”惯性思维,吸引场外资金入场,制造买盘强劲假象,目的就是出货。
    陷阱二:借利空逼杀,建仓后常用。当建仓后,如出现大盘或个股已经持续下跌,这时出现利空消息,主力喜欢放大利空效应,用大手笔对敲,杀跌诱骗心态不稳的散户抛出股票,以达到快速吸筹的目的,震仓时常用这种手法。
    陷阱三:借利好放量大涨。如中报、年报、消息、题材出现之前,人们看好市场,主力借机减仓出货。
    陷阱四:逆市放量,出货时常用。一天股市翻绿,但有“万绿丛中一点红”,多数是吸引你的眼球。等你大胆跟进时,也往往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加速下跌,套牢跟进的人。
    陷阱五:缩量小跌,常用于出货。当个股拉升到一定高度,庄家要出货时,庄家用缩量小跌(价量配合是合情合理的)来麻痹人们,让你放松警惕,错失出局机会,一步步掉入深套的陷阱。人们说的“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理。
    陷阱六:高送配除权后的陷阱。高送配个股一般价位很高,人们多存在畏高心理,不会在高位买进,一旦除权,价位下移,主力可借此行情大加炒作。当大量散户买进时,出货的机会就来了。
    看成交量,只需重点关注一点:地量。杨百万说:“主力庄家可以自弹自唱做出各种价量形态,唯独地量是无法靠撒钱做出来的。地量往往表明市场人心涣散,主力连戏都不愿意演了,底部区域大多是在这种状况下到来的,长线投资的机会主要在这里。”地量是相对于大盘处于相对高位的天量而言的,通过历史统计,若是底部成交量萎缩至顶部最高成交量的20%以下,可以认定为地量。在股市各类技术指标里,欺骗性最小的、最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和参数,非“地量”莫属。比如著名的“5?19”行情,缩量是最为明显的,地量后筑成的底部,创造了历时17个月的大牛市。其他的几次底部缩量程度与牛市持续周期,也都可以发现同样的规律。
    最后,特别强调一点:好的技术分析指标只能改善你的交易状态,仅此而已。不要企图单纯使用技术指标来获取成功。
    5.怀定老哥抄底之术
    西方股坛,总有一些人天天盼着“巴菲特挨套”,因为这样容易起话题、来新闻。同样在国内,几乎每一次杨百万“抄底”被套都会成为极热的新闻炒点。看来人性是相通的,人心的不地道中外皆有,都想看“股神”的笑话。但这恰恰反映出大多数人的短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