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脉(198)

2025-10-10 评论

    甲骨文和殷墟告诉人们,商代的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举凡外科、内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医学门类都已经影影绰绰地具备,也有了针灸和龋齿的记载。
    甲骨文和殷墟告诉人们,商代先人的审美水平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司母戊大鼎的气韵和纹饰、妇好墓玉器的繁多和精美,直到今天还让海内外当代艺术家叹为观止,视为人类不可重复的奇迹。
    当然,甲骨文和殷墟还告诉人们,商文化和新石器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关系,以及当时中原地区有着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温度气象和野生动物。
    这么一个朝代突然如此清晰地出现在兵荒马乱、国将不国的二十世纪前期,精神意义不言而喻。
    七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欧洲。大量古希腊雕塑的发现,开启的不是古代,而是现代。几千年前维纳斯的健康和美丽,拉奥孔的叹息和挣扎,推动的居然是现代精神启蒙。
    在研究甲骨文和殷墟的早期大师中,王国维对德国的精神文化比较熟悉,知道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温克尔曼、莱辛等人如何在考证古希腊艺术的过程中完成了现代阐释,建立了跨时空的美学尊严,并由此直接呼唤出了康德、歌德、席勒、黑格尔、贝多芬。在他们之前,德国如此混乱落后;在他们之后,德国文化光耀百世。此间的一个关键转折,就是为古代文化提供现代阐释。
    王国维他们正是在做这样的事。他们所依凭的古代文化,一点儿也不比古希腊差,他们所具备的学术功力,一点也不比温克尔曼、莱辛低。只可惜,他们无法把事情做完。
    于是,就有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那就出发吧。什么都可以舍弃,投身走一段长长的路程。
    问卜殷墟,问卜中华,这次的“贞人”,是我们。
    ——好了,至此,我已经用《猜测黄帝》、《感悟神话》、《发现殷墟》这三篇文章,说明自己如何在乱乎乎的情况下,窥得了中国文化史的破晓时分。
    破晓时分的图像总是朦胧不清的,我们只能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机摸索。终于有了殷墟、有了文字、有了由文字连带出来的一切,黎明的景象越来越看得清晰。今后我们的谈论,会是另一种面貌了。

    一
    在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我曾不断地向东了望,遥想着一条古道上的大批行走者,由东朝西而来。
    那是三千三百年前商王朝首都的一次大迁徙,由国王盘庚带领。
    他们的出发地,是今天山东曲阜,当时叫奄。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殷,今天的河南安阳。
    这次大迁徙带来了商王朝的黄金时代,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早期生命力。我们从甲骨文、妇好墓、青铜器中看到的那种伟大气韵,都是这次大迁徙的结果。
    但是,当时商王朝中有很多贵族是不赞成迁都的,还唆使民众起来反对,年轻的盘庚遇到了极大阻力。
    我们今天在艰深的《尚书》里还能读到他为这件事发表的几次演讲。这些演讲不知后人是否加过工,但我想,大体上还应该是这位真正的“民族领路人”的声音。
    听起来,盘庚演讲时的神情是威严而动情的。
    我且把《尚书·盘庚(中)》里所记载的他的一次演讲,简单摘译几句:
    现在我打算领着你们迁徙,来安定邦国。你们不体谅我的苦心,还想动摇我,真是自找麻烦。就像坐在船上却不愿渡河,只能坏事,一起沉没。你们这样不愿合作,只图安乐,不想灾难,怎么还有未来?怎么活得下去?
    现在我命令你们同心合一,不要再用谣言糟践自己,也不让别人来玷污你们的身心。我祈求上天保佑你们,而不会伤害你们。我,只会帮助你们。
    盘庚在这次演讲最后所说的话,《尚书》记载的原文倒比较浅显——
    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译成白话文大概是:
    去吧,去好好地过日子吧!现在我就打算领着你们迁徙,到那里永久地建立你们的家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