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111)

2025-10-10 评论

    松冈沉吟不语。原信说,“夏侯先生的意思是,‘皇军’的征粮工作,只能等到秋收?”
    夏侯舒城说,“我是说,征粮得首先有粮,老百姓手里没有粮食,你就是把他的皮扒了,也只能熬他的骨头,那也没有多少油。你把他的种子都征了,最后我们大家就只好同归于尽了。”
    原信怒目而视夏侯舒城说,“岂有此理!简直是阻挠‘皇军’征粮!我就不信,陆安州的粮食已经山穷水尽,民间一定有所储存。就是你们这些‘皇协’官员姑息养奸,与刁民串通一气,才使‘皇军’的征粮工作困难重重。”
    夏侯舒城吸了两口雪茄,看着原信说,“原信先生刚才说我们这些‘皇协’官员姑息养奸,与刁民串通一气,这种说法我不能接受,请你拿出证据。”
    原信说,“征粮工作屡次遭到破坏,就是证据。”
    夏侯舒城把目光投向松冈说,“松冈先生,我不知道原信先生的话能否代表您的本意?”
    松冈说,“我想知道夏侯先生提这个问题的本意。”
    夏侯舒城说,“如果松冈先生也是这么认为,那么,请允许我辞去这个‘亲善政府’市长的职务。”
    松冈的表情激剧变化,冲口而出,“为什么?”
    夏侯舒城不紧不慢地说,“因为‘亲善政府’不受信任,我没法同原信先生合作。”
    原信“呼啦”一下站了起来,以拳击掌,吼道,“简直是要挟!”
    夏侯舒城笑笑,把掐灭的雪茄从容地点燃,神情专注地吸了一口。
    松冈哈哈一笑说,“夏侯先生,不要生气,原信君,不要着急,诸位都是为了东亚共荣事业,目标一致,还须同舟共济。至于征粮嘛,是一定要征的,是在清剿中征,还是先种后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会议开得不了了之,松冈把原信和方索瓦留下密谈,原信余怒未消地说,“夏侯舒城大大的靠不住,按照他的想法,‘皇军’不仅不能去搞粮食了,反而还要给老百姓提供种子呢。”
    松冈说,“他并没有说要给种子啊。”
    原信说,“所谓的给政策,给保障,不就是这个意思吗?中国人终究是中国人,他们是不会诚心帮助‘皇军’做事的。”
    松冈看了方索瓦一眼,制止道,“原信君,不要动辄把问题上升到民族高度,我们还是就事论事。”
    方索瓦倒像是并不介意,沉吟道,“以敝人之见,夏侯先生的说法不一定没有道理。我们要有长远眼光,光靠挖地三尺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原信说,“我们都不要在这里坐而论道,关键是要拿出办法。”
    方索瓦说,“松冈大佐的一贯指导思想是通过怀柔的办法感召民众,这个办法比挖地三尺好。一方面征,一方面种,让老百姓看到收成,他就愿意把存粮交出来。”
    松冈想了一会儿说,“我也认为夏侯先生的看法是有远见的。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在陆安州搞一个试验,譬如开辟一个‘亲善’田园,由‘皇军’和‘皇协军’种出一块模范田,让各区县的‘皇协’职员都来参观,推动粮食生产。”
    原信睁大了眼睛,“太君,那清剿工作……”
    松冈向原信摆了摆手,踱了几步,看着方索瓦说,“我想来想去,这件事情还是放在方君那里做。做‘亲善’的模范,也做生产的模范。不知方君意下如何?”
    方索瓦说,“可以。桃花坞有千亩良田,官田三百三十余亩,做模范田绰绰有余。”
    五
    几天之后,陆安州东南的桃花坞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在小蜀山脚下的一片盆地里,由方索瓦出面雇用当地农民平整了一百多亩水田,阡陌纵横,水天一色。日本兵的一个中队和“皇协军”的两个中队,分别由日军少佐原信和“皇协军”大队长杨家岭督阵,日军在南,“皇协军”居北,各列一边,排成一行,由东向西开展插秧竞赛活动。松冈大佐别出心裁的“模范试验田”正式诞生了。
    日军士兵参军前多是学生,不会插秧,方索瓦找来一些老农示范,这些鬼子很快就学会了。学会了就一丝不苟地插,起初还纵横打了线格,以保证行距和间距相等。“皇协军”虽然多数出生农家,但是多年没有下田,早已不耐烦这拖泥带水的营生。一边插秧一边骂骂咧咧,说不知道是哪个狗日的出的馊主意,当汉奸还要来插秧。说好了当汉奸就是吃香的喝辣的,当汉奸就是想搞谁家的闺女就搞谁家的闺女。早知道当汉奸还要下地种田,老子还不如不当汉奸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