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16)

2025-10-10 评论

    常相知爬起来,先拍屁股,然后搓着手,阴阳怪气地笑着,“嘿嘿,小鬼子,你耍个鸟,你以为老子当了‘皇协军’就是孙子了,是不是?不是看在松冈大佐的面子上,我敢把你的二鬼子剁下来喂狗你信不信?妈的,不捋捋你的骨头,你就不知道马王爷长了几只眼!”
    荒木冈原被十几个士兵死死摁住,动弹不得,嘴里却没闲着,唾沫和血沫一起飞溅。他哇啦什么,常相知听不懂,但不用听他也知道,这狗日的在骂他,恐怕祖宗八代都骂出来了。翻译被眼前的场景吓得面无人色,在一边跺着脚嘀咕,“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常相知说,“好办。把他押送给原信少佐,就说这狗日的妨碍我的军务,我按规矩揍了他一顿。”
    翻译瞪着一双迷蒙的眼睛看着常相知说,“这样能交差吗?这可是日本兵啊,这是‘皇军’啊!”
    常相知说,“岂有此理!日本兵也是兵!我一个堂堂的团长,还不能揍一个兵?走,我亲自找原信说理去!”
    常相知想错了。他是团长不错,但是在松冈和原信的心里,他连日本兵的一根手指头都不如!松冈和原信在心里咬牙切齿地骂,这个支那猪,居然殴打“皇军”的干部候补生,简直死有余辜!倘若不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是考虑宫临济队伍的稳定,毙他一百次也不算多。当然,这些想法松冈和原信不会说出来,能说出来的话就很好听。
    这件事情产生的后果是,原信少佐向常相知道了歉,并把荒木冈原调出常相知二团的“亲善队”。但是过后不久,常相知就发现,二团的“亲善队”又增加了十五个人,而且都是中国人,是从“满洲国”日军学校毕业的士官。这些“亲善员”在各个层面活动,半明半暗地建立了“亲善学会”。常相知对此非常恼火,数次找到宫临济发牢骚,说鬼子不相信咱,咱还热脸贴冷屁股,早晚没个好下场。宫临济却自有主张。宫临济说,“虎落平川被犬欺,凤凰落毛不如鸡,你还能怎么着?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步路窄步步窄。现在再回去投奔李长官白长官?嘿嘿,别说白长官剥你的皮,以后要是老共得势了,还得再剥你一层皮。”
    常相知说,“可是这鬼子就可靠吗?现在都是层层控制,要是他把江山站稳了,那还有你我的好果子吃吗?”
    宫临济说,“兄弟,看事不能光看眼前,也不能光看自己。鬼子要是站稳了,他才几个人?他还得靠中国人办中国人的事,那时候还是你我说了算。只要你不老惹他生气,好枪好炮大洋都少不了你的。不管怎么说也比回到老李那里强!咱当‘皇协军’,除了在鬼子面前弯腰矮他一截,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上人,至少在中国人里咱是人上人。回头当七十七军也好,掉头当老四也好,就算他不杀你,可你从哪儿弄这么多银子呢?”
    常相知左思右想,宫临济的话不一定全是理,也不一定全不是理。退一步说,眼下又有什么办法呢?也只得忍气吞声了。
    现在,在宫临济的“皇协军”里,看“亲善书”,吃“亲善糖”,花“亲善钱”已经蔚然成风。因为都是中国人,二鬼子说话要比真鬼子说话可信程度高。二鬼子说日本好,能够举出大量的例子,说在日本人人有学上,人人有钱挣;日本的城市如何如何的阔气,日本的老百姓都吃香的喝辣的,穿的都是绫罗绸缎。“皇协军”的士兵一个个听得迷迷糊糊,瞪着眼睛向往那樱花盛开肥得流油的东瀛岛国。二鬼子还向部队散发了铅印的宣传品,多数都是“满洲国”的照片,“满洲国”里的中国孩子坐在光线充足的教室里,幸福地看着黑板;“满洲国”里的中国人,同穿着军装的日本人载歌载舞;日本军官给“满洲国”的孩子发课本,“满洲国”的孩子向日本军官行举手礼;“满洲国”的大街上,自由自在地行走着穿着高跟鞋的中国摩登女郎;“满洲国”的商店里,堆积着琳琅满目的货物……
    到了后来,不光士兵们迷迷瞪瞪,连常相知这样的军官也疑惑了,这“大东亚共荣圈”难道是真的?如果不是,那些照片又明明白白。即便不是,日本人的日子比中国人的日子好过,这是确凿无疑的了。
    不久常相知们又有新的发现,他们麾下的部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当初投降日军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留得青山在”,而现在情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改变,青山依旧是不错,可是不一定有柴烧了,部队的魂已经丢了,已经有些搞不清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