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歼秋野大队?好大的口气!秋野大队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轻重机枪四十余挺,步枪三百余支,军官都是出类拔萃久经沙场的老将,士兵也多次参加战斗,骁勇剽悍。在枣儿庄战役中,这个大队曾经同国民党军一个师交手,所向披靡,威震鲁南。这样一支部队,岂是天茱山的乌合之众能够围歼的?充其量不过是利用地形,来虚张声势一番罢了。
但是原信不这样认为,原信似乎把这件事情看得特别严重,认为这很可能是天茱山抗日武装探知“皇军”和“皇协军”大量出动,城内兵力空虚,以围歼秋野大队作为诱饵,吸引陆安州守备兵力出动。应采取避战对策。
松冈对原信的分析嗤之以鼻。松冈认为,羊群已经送到面前,避战徒落笑柄。虽然“皇军”兵力有限,但是断断没有避战的道理。松冈掰着指头给原信算了一笔账:一个秋野大队,将近五百兵力,这五百兵力至少相当于中国军队五千兵力。加上“皇协军”两个团,总共相当于中国军队八千五百兵力;而中央军一个团和新四军一个营,充其量不过二千兵力,以这样的军队来跟秋野大队抗衡,简直是以卵击石。
从心里说,原信对于松冈的算法不敢苟同,直到如今,松冈还按照刚刚进入江淮时候的状况来衡量中国军队,这是很不明智的。原信认为那时候中国军队一触即溃,是因为对“皇军”战术和武器性能不了解,加之准备不足,因此蒙头转向。但是现在不同了,天茱山明摆着的抗日武装就有两家,近一年来厉兵秣马,在几次反“清剿”和破袭战中,已经崭露锋芒。松冈大佐这样不以为然,早晚是要吃亏的。原信坚持主张,撤回秋野大队,回防陆安州。
如果按照原信的思路,松冈联队往下的日子可能会好一些,虽然最终在劫难逃,但是毕竟还有还手的余地。
问题是原信只是个参谋长,松冈是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松冈坚持要秋野大队将计就计。这一仗打完,对于晦气冲天的“皇军”也是一剂强心针。至于说天茱山抗日武装乘虚而入陆安州,那是连想都不用想的——用中国话说,有这个胆,没这个力。城内仍有一千五百日军兵力,在松冈的心目中,他们至少相当于一万五千中国军队——松冈在进行双方兵力对比的时候,仍然是按照日军一乘以十的公式计算的——更何况,还有“皇协军”千余兵力,“亲善团”五百兵力呢?陆安州离庐州只有一天的路程,离桃花坞只有四个小时的路程。攻打陆安州,这么大的动作,哪能是一夜之间就准备就绪的?
当然,松冈也不仅仅只有匹夫之勇。松冈说,“一定要保存‘皇军’实力,告诉秋野君,‘皇军’士兵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向天皇效忠,但是必须要让敌人付出十倍以上的代价。因此,伏击战应以‘皇协军’为主。”
原信请示道,“天茱山之敌来势汹汹,恐怕不仅是针对秋野大队的,万一他们向陆安州逼近,那就……要不要向派遣军长官部报告,庐州有一个旅团……”
松冈手一摆说,“杞人忧天!”
原信说,“我们不能低估天茱山,那里有相当于五个团的兵力啊!从人数上讲,是‘皇军’的三倍。”
松冈说,“从战斗力上讲,是‘皇军’的零点三倍!再说,还有‘皇协军’呢。”
原信说,“‘皇协军’一是战斗力差,二是容易倒戈。”
松冈说,“饿虎即便投降,猎人也不会收留了。杀父之仇,杀妻之仇,杀子之仇,谁也不会相信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啊!”
原信说,“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打了这几年仗,抗日武装对于‘皇军’的战术和用兵心理都有心得。兵法云,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善动者,动于九天之上。天茱山地形复杂,神出鬼没,我们万万不能大意。”
松冈不高兴了,笑笑说,“原信君,自从你晋升为中佐之后,作战经验确实有了很大提高,我感到指挥你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原信可怜巴巴地说,“请原谅,原信失礼了。”
松冈脸一板说,“他就是来攻打陆安州,我也要把小赤壁这出好戏唱到底。来攻就攻吧,看看是他们的脑袋厉害还是‘皇军’的机关枪和迫击炮厉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