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战争(158)

2025-10-10 评论

    姜晓彤向郜占青微微一笑,这个微笑的含义既有同情,也有感激。
    其实,在这些补课的学员中,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姜晓彤的课都是心悦诚服,尤其是工兵营副营长严玉林,严玉林对信息战是有点研究的,他之所以背时来到洗剑山下补课,并不是因为军事素质问题,他的倒霉仅仅在于他跟岑立昊见了一面。
    有一天晚上,岑立昊在院子里散步,发现营区东南角有一棵白杨树上被人扎了一刀,估计是警卫连的好事之徒干的。这时候正好严玉林从南门进来,岑立昊就招手让他过来,岑立昊不认识严玉林,但严玉林认识师长,见师长招呼,三步并作两步屁儿颠颠地跑过来,又是敬礼,又是弯腰。
    岑立昊说,“去把警卫连长给我叫过来。”
    严玉林接受指令的时候,呼吸几乎停止,脑袋垂得很低,脖子伸得很长,几乎贴在岑立昊的胸前,恭谦得如同见了救命恩人。
    岑立昊的一句话,换来了严玉林的一连串“是是是”,然后又是一路小跑,紧张得如同打仗。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就拉开了严玉林悲剧的序幕。
    第二天上班,岑立昊把副参谋长韩宇戈叫到办公室,描述了严玉林的样子,让查查是哪个单位的。
    韩宇戈说,“不用查就知道,是工兵营副营长严玉林。”
    岑立昊又问,“他对谁都是这样吗?”
    韩宇戈说:“当然不是,对于下级,他的脑袋是昂着的,只要官比他大,他就是这个德性。”
    岑立昊说,“一个军官,应该有一身正气,该敬礼的时候敬礼,该报告的时候报告,那么卑躬屈膝干什么?你们司令部要了解一下,看看全师有多少干部是这样,找个时间集中一下,给他们上上气节课,要他们懂得什么是礼貌,什么是献媚,什么是真诚,什么是虚伪。那种见了首长就点头哈腰,对部下八面威风的干部,要尽快取缔。”
    不久,在确定首批需要补课的轮训队学员的时候,岑立昊又指示韩宇戈,把严玉林的名字列上。
    马复江有不同意见,认为严玉林军事素质不错。岑立昊说,“军事素质再好也不行,他那个样子我看见就讨厌,让他补一补气节课。”
    就这一句话,严玉林就稀里糊涂地被送到洗剑山下来补课,而且被编在丙区队,至今仍然没明白自己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姜晓彤的课,严玉林要算是这个轮训队里听得最明白的一个人,姜晓彤讲的内容,多数他是了解的,但他的善于讨好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流露出丝毫的不以为然,尽管他懂,他也装得比别人更不懂,更加如饥似渴。
    姜晓彤的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此时,她已经完全进入到讲课的状态,胸有成竹——
    “现在,我们放开想象,在三十公里以外,敌人正在向我们运动,除了敌后侦察兵通过电台报告,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得到情报呢?有。首先,敌人是实体,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他们,但他们的形状、人数、声音、气味等等属于信息源的东西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我们感觉的灵敏度达不到而已。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通过其他手段来提高我们感觉的灵敏度,那就是发展信息获取和传输技术。有的军队有了地面传感器材,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探测到敌方车辆和人员活动引起的地面震动、声响、压力和磁场的变化,提供敌人的类型、位置、数量、运动速度和方向等等。其中,音响传感器帮助了我们的耳朵,红外传感器帮助了我们的眼睛,地震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帮助了我们的触觉。如果是夜间,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可以运用微光夜视仪和热像仪。微光夜视仪比我们的眼睛可厉害多了,它能把微弱的光线放大,拍摄到目标的清晰图像。热像仪更是传奇,它能追踪和捕捉微弱的热量,即使是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躲藏在树丛后面的目标,甚至能发现目标离开后留下的热量的痕迹,即使目标离开了,它还能探测出该目标的属性,是车辆还是人员,是大部队还是小分队……”
    岑立昊注视着姜晓彤,这个举止优雅、神态飘逸的年轻的女军官,在他的心目中冉冉升起了。此时她给他的感觉,就像一颗清晨的太阳,充满了明媚的、蓬勃的朝气。他向辛中峄和刘尹波投去一个征询的目光,辛中峄会意地笑笑。刘尹波没头没脑地说:“生动活泼,是个人才,原来确实没有用对地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