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梓森惊愕地看着岑立昊:“师长,这……?”
岑立昊说:“你又想问我合不合适?我违反民主集中制了吗?没有。我背着党委另搞一套了吗?没有。我搞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了吗?没有。那么,还有什么不合适的呢?另外,我还明确地告诉你,266团那个黄阿平,我不打算让他转业,准备向常委会提议,让黄阿平担任干部科长,你们政治部要有这方面的准备。”
姜梓森更惊讶了,说:“干部调整方案也是经过常委会研究过的,近日就要上报集团军,这时候……而且是干部科长……”
岑立昊又问:“我再请教姜副主任,你对我是不是有意见?”
姜梓森说:“我没有意见。我只是觉得……师长,有些事既成事实,何必……这样可能会给团结带来影响,同时,对师长你本人也不利,否定上届常委……”
岑立昊说:“如果你不同意我的意见,认为难以同我合作,那么,你可以在我的动议后面附上你的不同意见,以解脱自己。那个动议,完全是我岑立昊个人的意见,你用不着担心其他同志对你有看法。”
姜梓森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考虑到,既然上届常委会已经形成意见了……”
岑立昊手指头点着桌子问:“是决议还是意见?”
姜梓森说:“政治部拿的方案,常委会形成的意见。”
岑立昊说:“哪怕是决议,只要我们认为有修改的必要,就应该坚决修改,更何况意见呢?你不要说什么团结不团结的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要我们没有个人私心杂念,就不应该影响团结。谁在这个问题上闹不团结,只能说明他自己有问题。我岑立昊,也包括你姜梓森,我们调整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保留高素质人才,确保人尽其才。我在回到88师之后的第一次常委会上就亮明了我的观点,我记得你是支持的。那么,既然支持,就应该拿出行动来。”
姜梓森感到十分为难。涉及到干部工作,过去一直都是刘尹波副政委拿主导意见,而且,政治部的方案是在老师长郭撷天的领导下形成的,常委会上,辛中峄、刘尹波以及其他常委都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当然,姜梓森也知道,像这样由主官首肯、分管领导具体运作的提案,在会前有一个酝酿过程,不同意见也都在事先通过气,一旦上会,一般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分歧,所以说,往往是研究干部的会,按道理说是特别容易争论的会,反而很少争论。岑立昊虽然过去当过团长,但团里和师里的风格不一样,后来他又到总部工作,对于干部工作的这套约定俗成的东西可能是陌生了,也可能是书生气了。
姜梓森说:“我是同意你的观点的,但这批干部调整是个特殊情况,已经有方案在先,你提出异议在后,如果推翻,影响很大……”
岑立昊说:“请你注意逻辑,不要歪曲我的意思。我的动议是重新论证,是调整,不是推翻。”
姜梓森忍了一口气,说:“就算是重新论证,调整,动作也太大,意图也很明显,还涉及到老班子,郭副军长……”
岑立昊已经不耐烦了,说:“姜梓森同志,请你亲自动手把我口述的动议整理出来,亲自送给各位常委传阅。”
姜梓森还在犹豫,想说服岑立昊收回成命:“师长……请你三……请允许我再考虑。”姜梓森其实是想劝岑立昊三思而后行,但最后还是没敢说出来。
岑立昊火了,说:“姜梓森同志,我不能不提醒你了,我这是在给你下命令,而不是在同你商量,你如果觉得我的命令无法执行,那就说明在你我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了,处理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一是我辞职,二是你辞职。而我目前还不打算辞职,你如果再继续抵制我的命令的话,我只好劝你辞职了。两条路,一是由你立即组织传阅我的动议,二是由我立即组织传阅你的辞职申请。”
姜梓森苦笑着说:“还是我组织传阅你的动议吧,我目前也没有打算辞职。”
为了保密,姜梓森只好亲自上机,把岑立昊口述的动议整理打印出来,先送给岑立昊看了一遍,岑立昊说:“姜副主任是个好人,总想帮我补窟窿,你看,我的口气都是‘必须’、‘立即’之类的,很生硬,到你笔下,就变成了‘提出想法,同各位常委商量’,还有‘如果各位常委同意,可以考虑’。你的心是好的,但这样一来,就不是我的风格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