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战争(56)

2025-10-10 评论

    但是在采访黄阿平的时候出了一点麻烦,黄阿平说,我是军事干部,怎么就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呢?
    范辰光倚老卖老地说,你一个排长,还是见习的,谈不上是什么军事干部政治干部,在排里,后勤干部也是你。
    黄阿平是八十年代第二年才考进军校的,比范辰光足足少穿了六年军用裤衩,部队里的许多名堂还不是很清楚,他喜欢鼓捣一些小发明,比如火炮体视仪数字显示、无线电信息警报之类,但是技术革新方面还有修理所的张京民比他更有成就,所以范辰光就把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典型,因为他是学生官,那时候的学生官既受重视,又受轻视,重视他们的是上级,轻视他们的是下级,抑或说是老兵油子,轻视里面包含着心理不平衡。
    对付黄阿平,范辰光采取的是外围战术,通过八连连长和指导员以及黄阿平排里的兵了解黄阿平的情况,写了一篇《知识就是力量——某部学生官黄阿平运用心理学带兵管兵事迹》。这篇稿子写成之后,同样被压在范辰光的文件夹里。这时候他知道了一个叫“蓄势待发”的成语,他要蓄势,要把高度拔高,重量加重。
    至于朱白江和张京民,范辰光直接跟他们说明了意图,就是要宣传他们,把他们作为典型树立,这是对团队和个人都有好处的事情,他们都很乐意接受,只是一手材料还有些单薄,有待于继续挖掘。
    在这年夏天88师的战备W-712演练中,范辰光一直跟随刘尹波担任副教导员的二营行动。他的重点还是放在韩宇戈的身上,因为韩宇戈从落后到先进,而且家庭背景特殊,更有典型意义。
    后来的事实证明,范辰光的这步棋还真走对了,因为二营出事了。
    四
    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266团顺利地完成了17日、18日的所有演练科目,到了19日,就是比速度了。19日下午,辛中峄掌握的情况还很乐观,各团都在对付导调部一系列的敌情通报,完成导调部规定的科目,按照导调部指定的路线向进攻集结地进发,辛中峄算了一下时间,照目前的趋势,266团披荆斩棘,有可能最先抵近垓下。
    20日凌晨,情况急转直下,先是情报显示,265团已经提前渡过紫砂河,从东南方向直逼洗剑,预计到达洗剑外围的时间是下午五点左右;另有情报,267团大部已经完成导调部的中途围点打援任务,挥师西向,从东北方向向洗剑犄角小镇马甸集疾驰而下。
    辛中峄这时候才有点紧张,因为266团前锋部队二营在皇岗一带疏散隐蔽,按照岑立昊的方案,一是太散,二是构工耗时太长。岑立昊的方案也不是岑立昊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严格执行导调部“车炮入土、人员入户、肉眼看不见,卫星测不着”的要求,岑立昊在二营亲自督战检查,凡是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重新构筑。
    二营营长恰好是当年岑立昊当排长时候的连长孙大竹,岑立昊过去就没把孙大竹放在眼里,总是攻击孙大竹只会扔手榴弹,游击队的干活,现在岑立昊是团里的作训股长,是这次W-712演练行动266团的前指参谋长,虽然也只是个正营级干部,但地位和作用不一样。岑立昊要求按实战要求,孙大竹不敢说不按,不按就是弄虚作假。但孙大竹清楚,以往演习也好演练也罢表演也算,凡是带个“演”字,像构工这样的大工程,都是虚晃一枪,跑马圈地,画线为阵,就是动手,也不过是挖个表皮,离标准三分之一的土方都不到,时间自然就有了保障,而导调部恰好把这个表演的时间当作实战所需消耗的时间,当然离谱,可是这话谁也不敢说,标准是导调部定的,但依据是基层部队提供的,较起真来,责任还在于基层部队过去执行任务打折扣,导调部的责任在于把水分当作了干货,或者说是看见了水分却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但孙大竹是绝对不会向岑立昊点破的,岑立昊这个二杆子现在正在朝气蓬勃,不知天高地厚,你好心好意把话挑明了,他没准奏你一本,说你一贯投机取巧。再说,找个机会让这小子尝点苦头,也不是什么坏事。
    皇岗的行动一开始,孙大竹就采取了退缩的姿态,主动下连,身体力行,挥动一把铁镐,很快就搞出了一身血泡。孙大竹把指挥权交给了副营长,实际上是放手让岑立昊折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