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161)

2025-10-10 评论

  “没关系,军队还远着哩。”
  骑马的都走了。菊生向回龙寺慢慢地跑着。薛正礼所率领的掩护退却的几十个蹚将已经涉着水退过河来,一面打一面走,散开在路上和地里。有两个负伤者被架着从菊生的旁边匆匆地过去了。又有一个蹚将从他的旁边跑过去,回头向菊生催促说:“娃儿跑快!”菊生依然不慌不忙地跑着,一点也没有想到他会被流弹打死,也没有想到他可以趁这个混乱的机会逃出杆子。当看见许多人从他的旁边喘着气跑过时,他表现出奇怪的勇敢,用玩笑的口气说:
  “沉住气嘛,跑的太快啦会肚子疼呢。”——
  

  回龙寺是一座大庙,庙东边和北边有几座佃户们住的草房。一道土打的高墙将大庙和草房围住,土墙上挖有炮眼,并带有小的碉楼。河从庙的西南角半里远处折向东来,在庙门前形成了一个深潭。河南岸几里外就是山地,愈往南山势愈壮,深灰色的高峰上积着白雪。庙里的和尚和庙旁的住户已经逃空,连牲畜和粮食都携带走了。杆子一进回龙寺,就被军队和红枪会包围起来。西边和北边的许多村落都驻满军队;河南岸一直到小山上也都有军队布防;向东望,无边无涯,到处有红枪会。最糟的是,回龙寺的地势露底,从河南岸向庙里看,一切都清清楚楚。蹚将们虽然明知道中了计,但也不得不死守着这座空落落的大庙喘喘气,等待着突围的机会。
  薛正礼的一支人盘在庙后的三间草房里,从西北角到东北角的围墙归他防守。他把人布置好以后,带着菊生沿着土墙将地势察看一遍。他很沉默,只向他的干儿子嘱咐一句:“这庙露底,走着小心啊!”看过后,他走进庙里,去看管家的有没有什么吩咐。菊生随他的干老子去找到了他的小朋友张明才,这孩子是随着瓤子九一批人最先到回龙寺的。这两个孩子对打仗的兴趣都很高,只可惜他们自己得不到放枪机会。菊生带着张明才跑进大殿,跳上神坛,各处寻找,终于在高大的神像后找到了一串鞭炮。他们高兴得不得了,决定将鞭炮绑在一根竹竿上,拿到西北角的碉楼里,放给墙外的军队们听。那小碉楼里只有刘老义、陈老五和王成山在担任防守。外边的攻击已经停止,所以他们也很少发枪,只对河岸上树林中的军队取监视态度。军队曾经吃过他们几次亏,也不敢随便地露出头来。当菊生和张明才跑来时,刘老义正将步枪架在炮眼上,俏皮地向外骂着,亮着牌子、菊生爬上梯子,点着鞭炮,将竹竿探出墙外。鞭炮响着,菊生和张明才向围墙外大声叫着:
  “操你姐,看老子们的机关枪啊!……”
  一半是由于兴奋,一半是要表现他自己是英雄好汉,陶菊生几次从碉楼的垛子间露出头来。每一次他露出头来,马上就有几颗子弹从树林中射过来,打他的旁边掠过。张明才没有敢这样冒险。他又好奇又胆怯地扒在王成山的胳膊上,从炮眼向外张望;每次子弹打过来,他总是不由地缩一下脖颈。鞭炮响完时,菊生又露出头来,学着刘老义的调子亮牌子。他骄傲的,勇敢的,用尖嫩地童音喊着:
  “听着啊!你爷爷家住在北山南里,南山北里,有树的营儿,狗咬的庄儿。跟着白狼……”
  突的,一颗枪弹打中在垛子上,嘭一声迸起来一阵碎土。菊生的身子惊得猛一缩,向大家伸伸舌头,随即拍着头上的灰土说:
  “乖乖儿,怪不客气哩!”
  刘老义从炮眼中拔出步枪,用枪托在菊生的屁股上打了一下,放声大笑。陈老五用双手搓一下他的多毛的粗糙脸孔,警告菊生说:
  “快下来,小心他们打中你了!”
  陶菊生和张明才在碉楼中玩了一会儿,黄昏慢慢地落了下来。他们开始操心到晚饭问题,便到那些草房中到处搜寻。很幸运的,他们在一个不容易被人注意的柴草堆下发现了一个红薯窖,足可以供全杆子支持一天。他们将这个发现告诉给蹚将们,立刻就有人下窖去把红薯全拾上来。薛正礼这一股也分到两大筐子。陶菊生帮助那位新来的、说书出身的甩手子老张,将红薯蒸在锅里以后,他又在房间中的土地上烧起一堆火,在火堆边用麦秸安排好一个地铺,以备干老子和别的蹚将们在夜间轮流睡觉。张明才回到二驾那里打一转又跑了来,同菊生膀靠膀坐在火边。外边的枪声很稀疏,也很少有人说话,但时常有匆匆的脚步声从门外走过。两个孩于从这种奇怪的寂静中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不约而同地想到那可能发生的危险结果。菊生望着火堆想了想,忽然向他的小朋友笑着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姚雪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