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大福说:“还有别的办法没有?都说出来我听听。”
老同学说:“再比如直接给大学前来招生的人员塞红包。有的招生人员手里握着少量的机动指标,高考成绩允许有一定范围内的浮动,给钱他就能办。当然了,这需要我们招生办配合一下,允许他们在分数线以下提档。通过这种方式比直接买降低分数段的本科指标花钱少一点,但也少不了多少。”
柴大福说:“要么咱走这条路?省一个是一个。”
老同学高深莫测地笑了。
柴大福脑子一转,拍拍大腿:“唉,费这劲儿?我明白了,你的渠渠道道多,我直接把钱给你吧,事情拜托给你,爱咋办咋办。你不花钱能把事情办了,钱也归你。三万怎么样?……要么四万?就这么定了,四万。不过你一定要给挑个好学校,好专业,适合女孩子的专业,将来就业门路宽的专业。怎么样?……来来来,喝酒喝酒。”
大姨姐女儿的事情办妥了。省招办的老同学给柴大福退回一万块钱,说:“三万块足够了。这一万要是不想退还给大姨姐,就算你的回扣。”柴大福说:“四万块钱一大半是我老婆赞助的,我还吃自己家回扣?”老同学又说:“自己家的回扣吃不吃在你。要是有别人家孩子想上学,你做些牵线搭桥的事情,还愁没有你花的钱?”老同学的话说得柴大福一愣。
柴大福在省城延宕了两天,从省招办老同学嘴里,他听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有关高考录取的故事,原来这一块大有文章可做,弄好了来钱哗哗的。老同学还领着他认识了许多人,包括一些外地院校每年跑到陇原省来招生的、能在军队院校招生中弄来指标的、一些艺术院校招生的中介等,甚至还有数年充当高考掮客发了横财的人。
从省城回来以后,柴大福把经营小餐馆所有的经验逐步传授给老婆,然后每到高考季节,他就往省城和一些地州市跑,正式干起了“高考掮客”这个行当。省招办的老同学总是给他提供机会,让他和更高层次的官员也建立了若干利益共享的关系,柴大福逐步经营起了遍布全省的人脉关系。
去年年初,金城一家报纸刊登过一封外省读者来信:
《××日报》编辑同志:
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最近在我们这里又发现一些“高考掮客”在活动。他们玩弄各种手法,四处宣传,引诱和蒙骗学生到边远省份——当然包括贵省——报名参加高考,从中牟取暴利。我家去年上了这些“高考掮客”的当,不但蒙受了经济损失,而且耽误了孩子的学业,教训十分惨痛。我之所以投书报纸,就是想让广大高考(28)生和家长擦亮眼睛,再别上这些骗子的当,更希望这些“高考掮客”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去年2月,我家面临高考的儿子听一个来自贵省的“高考掮客”说,到你们那里参加高考,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要比我们这里低30到50分。只要预交30元(录取后再交30元),他们就可以给办理户口、学生档案、高中毕业证等手续,能到贵省报名参加高考。如果事情办不成,钱款可以如数退还。当时我们信以为真,马上按照要求交了30元钱和孩子的照片。
到了4月,掮客让我带着孩子到金城见面,又让我们交了10元钱,说是户口与毕业证年龄不符,需要“更改费”。这样算下来,交给“高考掮客”的费用加上去贵省来回路费、食宿费,我们家共花了50多元,相当于全家一年的收入。
谁知道,离高考还有十几天,孩子正准备打点行装到你们那里参加高考时,掮客突然来电话说“报名作废”,弄得我们措手不及。我马上带孩子到我们县招生部门报名,招生办的同志说,早就过了期限,不能报名了。直到这时一家人才意识到,我们被“高考掮客”骗了。我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花了很多钱,而且害得孩子不能参加当年高考。孩子学习成绩本来还可以,在本县参加高考也有把握考上不错的大学。听到因为受骗上当不能参加高考的消息,孩子失魂落魄,差点走上绝路。后来,我找“高考掮客”要求退钱,他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联系不上了。我听说,去年像我家一样被掮客欺骗的,在我们县和附近县区有数十个家庭。
本来想走“捷径”,结果被“高考掮客”骗了钱财,还耽误了孩子一年的学业。作为高考学生的家长,我奉劝今年参加高考的广大学子和家长们,千万别上“高考掮客”的当!作为受害学生家长,我也强烈呼吁贵省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骗人的“高考掮客”,别让他们再害人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