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班总是容易吸引眼球。高一(2)班班主任宋怡心管理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不断引起争议。
首先是宋老师每天早上带领本班学生长跑惹出事端。有一次升国旗仪式,高一(2)班发生了学生现场晕厥的情形。其中刘远航因为没吃早餐参加剧烈运动,导致类似低血糖的症状,另外一个学生因为重感冒,带病坚持长跑,体力透支,参加升旗仪式时精神高度集中,不知不觉倒了下去。两个学生相继晕倒,对升旗仪式的秩序造成影响,而且晕倒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又是引人瞩目的奥赛班。阮克刚校长亲自过问了这件事。
“学生体质真这么差?是不是有别的原因?怎么晕倒的学生都是宋怡心班的?查一查,到底怎么回事儿。”升旗仪式结束后阮克刚给水立鸿和匡小峰交代说。
校办室和学生处两位主任立即执行校长指令,很快弄明白了事情真相。除了学生身体状况有特殊性,主要原因是宋怡心带领学生在升旗仪式前跑步两千米,两个孩子晕倒都和体能过度消耗有关。这种现象本可以避免,宋老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缺少预见性和防范措施。
“宋怡心干嘛要天天领上学生跑步?是不是要长期坚持?这样做究竟是体现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思想,还是别出心裁心血来潮?方老师,您抽时间过问一下,看看她这样做还会不会发生别的问题。奥赛班的孩子个个是宝贝疙瘩,真出了问题我们给家长没法交待。全校集会学生接二连三倒下去,也不好看哪。您说呢?”阮克刚听完汇报,对方知行说。
“哦,克刚你不知道啊?也难怪,宋怡心这两三年身体不好,没有担任班主任。她过去带班,就有每天领学生跑步的习惯。小宋说她这样做是跟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学的,她认为培养学生成才不仅仅要抓学习,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往往会起决定性作用。每天坚持跑步,的确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更能磨炼意志和毅力。长期坚持也不是容易的事。”方知行说。
“哦。宋老师这样做用意是好的,不过也要从实际出发。咱们现行的作息时间,学生本来早出晚归,晚上回去还有家庭作业,一般来讲奥赛班的学生家长期望值也高,还会给孩子增加负担。宋老师再让学生提前到校,组织长跑,睡眠时间能不能保证?再说,除了星期一升国旗,从周二到周末,全校学生都跑步,她再给本班学生加码有没有必要?这是我的看法,方老师您可以把我的意见向宋怡心转达,供她参考。”阮克刚说。
“校长的指示,她执行就是了。不用方校长出马,我去通知宋老师,让她不要再组织学生跑步。”匡小峰说。
“小匡,你想问题太简单了。”方知行反驳学生处主任,“宋怡心有思想,是学者型、教育家型的老师,她对学生采用的教育手段和措施,往往都有根据,而且很有计划性,是先进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对这种老师,你可以与之探讨,但不能贸然行事,更不能简单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那样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她有可能让你下不来台。宋怡心很有个性呀。”
匡小峰点点头。
“这事情交给我吧,抽时间找她谈谈。对宋怡心的工作积极性当然不能泼冷水,对她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上的探索,应该理解和支持。我们不缺少教书匠,但缺少学者型、教育家型的老师。这方面我看好宋怡心。”方知行说。
“行啊,方老师。对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当然应该支持,也应该宽容,但要把握一个度,研究和探索不能失之偏颇,更不能闹出乱子来。”阮克刚说。
方知行找宋怡心谈话,却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小宋,你们班学生出状况,也算正常现象,好在没有出大的意外。让你带奥赛班,证明了学校领导班子对你的信任。你放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吧,我对你寄予厚望。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三年以后高考的好成绩,我们还要出经验,出理论,出研究成果。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凡是能做到的,我都会努力协调,积极支持。万一你的做法有人不理解,有压力,我也愿意替你分担。”
“谢谢您,方校长。有您这番话,我心里有底了。”方知行几句话竟然让宋怡心眼圈红了,“我肯定不会辜负您,也不会辜负学校,更不会辜负家长和孩子们,您放心。升国旗仪式学生晕倒我很内疚,毕竟影响了整个的气氛和秩序。都怪我考虑事情不够严谨,各方面准备不充分。我愿意向学校检讨,当面向阮校长认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