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心的高一(2)班麻烦挺多。名叫冯翌的女生又在长跑中晕倒,医院查出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孩子得白血病与每天练长跑没有必然联系,可毕竟是在老师带领下跑步突然晕倒的,家长难免抱怨宋老师。
“阮校长,我给您说说宋老师。”冯翌妈妈和阮克刚老婆马兰是同事,与阮校长熟识,说话很随意,“高中生课业负担够重,宋怡心每天带全班学生跑步有没有必要啊?当然,我女儿得这种病,也不敢说和跑步有关系,可孩子学习很累,除了每天跑步,宋老师还别出心裁搞参观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冯翌突然发病,跟过分劳累有没有关系呀?孩子住院了,我和她爸干着急没办法,你们是不是管管宋老师,再别那么搞啦,家长有意见。”
“哦哦,孩子得白血病,真是不幸,你们抓紧给冯翌治病啊。医生说没说孩子的病跟劳累、跑步锻炼有关系?”阮克刚对家长的说法不以为然。
“医生没说,是我想的,得这种病应该和体力超负荷有关系吧?我也不懂。”
“这是很严肃的事情,你不懂不要乱说。宋怡心是一中最好的老师,很有思想,事业心强,我相信她所做的一切,起码主观上是为了把孩子们培养成才,我很赞赏她。至于孩子得了这种病,学校深表同情。如果给孩子治病学校能帮忙,我们一定尽力,再不能抱怨宋老师。我相信她的学生病了,她也很着急,高中学生不敢耽误课程啊。”
“那是那是,我就不说了,总归孩子病了,我们自认倒霉。我只是说高中学生跑步呀、社会实践呀这些功课以外的事情不宜太多……”
尽管冯翌的家长在抱怨,宋老师却为这个孩子住院治疗忧心忡忡。她特意赶到医院去看望冯翌。
“宋老师,您来了。”冯翌妈妈一脸愁苦,对宋怡心来看望女儿缺乏应有的热情。
“冯翌,你还好吗?”宋怡心坐在病床边,握住冯翌的手。
“没事儿,宋老师。您那么忙,还来看我,我也想咱班同学。”冯翌对老师心存感激,眼眶湿润了。
“许多同学都说要来看你,我说了,住院不能有太多的干扰。我先来看看,回去以后会把你的情况告诉同学们。”
“宋老师,您告诉全班同学,我很好,我一定能战胜病魔,早日回去上课。”冯翌紧紧攥着老师的手。
“冯翌真坚强。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战胜病魔,我和全班同学都关心你支持你。”
“宋老师……”冯翌终于没能忍住眼泪。
宋怡心正在病床前和她的学生交谈,冯翌爸爸到医院来了。这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公司白领,他对老师来看望孩子连连称谢。宋怡心从冯翌爸爸嘴里了解到,孩子已经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调整治疗的同时,化疗措施也要上。下一步准备转院到省城陆军医院,那里的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本省最好。
“这种病想要治愈,只能寄希望于找到合适的干细胞供体,进行骨髓移植。我们联系了省城陆军医院,他们已经把冯翌的相关资料提供给了国家骨髓库,也向海外求援,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供体,孩子的病还有希望。关键是骨髓配型难,另外,医疗费也很高。不管怎么说,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救孩子的命。”冯翌爸爸送别宋老师说。
冯翌一下子成了宋怡心最大的牵挂。从医院回来,她一直思考着要怎样帮助这个不幸的孩子。治疗白血病需要数十万医疗费,对富裕家庭来讲,这些钱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对一般工薪家庭很要命,假如能通过捐款的方式,帮助冯翌筹集一笔医疗费,就是对她最好的帮助。那么,发动和组织学生捐款行不行呢?这样做,既能帮助生病的冯翌,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问题是仅仅她所带班级捐款,力量十分有限,于是宋怡心想从学校得到支持。她直接找了阮校长。阮克刚已经知道冯翌同学的病情,对宋怡心的想法表示支持:“宋老师,你可以先动员本班学生发起捐款,弄一个冯翌同学生病的情况介绍,再写一份倡议书,然后我让学校党总支和学生处分别组织动员教职工和全校学生,可以搞个仪式,把事情弄大,估计能给冯翌一些帮助。”
有了校长的首肯,宋怡心首先召开班会,很动感情地给高一(2)班同学讲了冯翌得“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引起怎样的严重后果,又讲了冯翌同学对待病魔积极顽强的态度以及她对健康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感动得全班同学热泪纷纷。宋老师带头捐献一千元,号召同学们积极给冯翌捐款,但要从家庭经济状况出发量力而行,重在表达爱心,不必在捐款数量上攀比。尽管这样,同学们情绪激动,都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支持冯翌同学战胜病魔,纷纷捐出五十、一百,就连家庭特别贫困、享受政府或企业救助的个别学生也省下吃早点的钱,尽可能捐献出一份爱心。也有少数家庭富裕的学生争取到家长的支持,捐献出数百元甚至上千元,最典型的是建筑商刘庚旺的儿子刘远航,非要捐献50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