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笔记(28)

2025-10-10 评论

  胡占发走后,我反思自己刚才的谈话,心里有些后悔,官场上言多必失,要知道彭副市长已经亲口许诺我是他的人了,这一点胡占发是最清楚的,刚才我把齐秀英抬出来说和人家怎么怎么熟,分明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胡占发一旦向彭副市长汇报,彭副市长会怎么想?而且胡占发肯定会向彭副市长汇报。我越想越后悔,走出市政府大楼时,发现天上的夕阳是灰色的,落日犹如一只蒸红的大螃蟹,虽然张牙舞爪,却了无生机。
  老市长到年龄了,年底换届板上钉钉到市人大当主任,至于谁接任市长,虽然各种猜测都有,但是舆论基本锁定了两个人,这就是常务副市长彭国梁,和刚刚上任不到两年的副省长刘一鹤。我当然从骨子里希望是彭副市长,水涨船高嘛,然而,老市长就是从清江省副省长的位置上接任东州市市长的,他的前任也是如此,东州市历史上还从未有常务副市长接任市长的。越临近年底,我越觉得彭副市长没戏,这不免让我有些沮丧。
  前两天,我在市政府大院内碰上了猪头赵忠,这家伙从奔驰车里钻出来,一副假和尚的派头,比当处长时更肥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赵忠永远比我走运,在综合二处时压我一头,离开政府更是走猪运,包庙也能发大财,眼下刘一鹤又要回来了,赵忠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我懒得理这头猪,装作没看见他,他却紧走几步追上了我,搂着我的肩膀嘘长问短。说实话我是最怕刘一鹤回来的,一旦刘一鹤接任市长,赵忠几句谗言就可能永远让我望洋兴叹,因为那次“政变”打得赵忠措手不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把他赶出市政府的,我应该是赵忠最恨的人。没想到假和尚见了我一副假慈悲的面孔,说什么这世上最感激两个人,一个是刘一鹤,另一个就是我。如果不是我把他赶出市政府,他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功德。我知道如今庙里不再烧香,而是烧臭,香炉里缭绕的不是烟雾,而是每位祈祷者的欲望。
  我不明白赵忠为什么虚情假意地向我示好,便揶揄道:“赵忠,和尚不仅不吃荤,而且是过午不食的,看你肥成这样,一看就是不守斋戒的假和尚。”
  赵忠一本正经地说:“别看我仅仅是居士,斋戒可是严格遵守的,谁说过午不食,难道你没听说过药食?”
  我一听哈哈大笑讥了一句:“赵忠,我看不应该叫药食,而应该叫食药,原来官场上变通术源于佛教。”
  赵忠不以为然地说:“要不官场怎么叫庙堂呢!”
  刘一鹤果然接任了东州市长,一上任就大张旗鼓地抓招商引资,全市召开了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以后,彭副市长成了最忙的副市长,为完成招商指标,他频繁地出国,但是去的次数最多的是香港,其次是澳门。
  我从未陪他去过香港和澳门,但是一起去了一次韩国。在飞机上他意外地跟我谈到了林永清,这让我又惊又喜;而更让我惊奇的是,他说回国后让我联系一下林永清,他要请林永清吃饭。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要知道我在市政府办公厅工作了十多年,从来没有哪位市领导对我如此信任。说实话,我也好多年没有联系林永清了,按年龄他应该快退休了,但是人生就是这样,说不定谁就成了你的贵人。
  回国后不久,彭副市长就在好世界设宴由我和胡占发做陪宴请了林永清。席间,彭副市长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不厌其烦地询问林永清有什么困难。林永清似乎看透了彭副市长对自己嘘寒问暖的真实意图,也没客气,直言自己希望退休前改善一下住房。彭副市长当即指示胡占发全权落实此事,然后将一本由杨恒达搞的思想库中的文集《彭国梁学习体会》交给了林永清,烦请他转交给省纪委书记齐秀英同志。
  那本所谓的学习体会我再熟悉不过了,都是彭国梁在省委党校和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写的作业,一些文章还是我写的,有的是胡占发写的,当然大部分出自黄小明之手,其中最厚重的一篇文章是彭副市长的硕士毕业论文,足有五万字,就出自黄小明之手。这篇文章的精华后来刊登在《清江日报》的理论版上,博得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赞赏。我不得不佩服杨恒达有水平,人家处长当得高瞻远瞩,这部理论色彩极浓的学习体会一旦递到齐秀英手里,一定会给“女包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肯于学习的领导干部是少之又少,能够亲笔写学习体会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是我不明白齐秀英作为省纪委书记在彭国梁的仕途之路上能起多大作用,彭副市长如此煞费苦心地取悦“女包公”,其真实意图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官场上凡事离不开一个“悟”字,但是彭副市长请林永清的意图背后更隐秘的实情,我始终参悟不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