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因一户居民拒不搬迁,就影响整个胭脂屯的改造。文锦,我看这么办吧,你和振东同志碰碰头,了解一下情况,必要时你亲自做做这户人家的工作,希望他们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为‘金街银带’建设做出一个东州市民应有的贡献!”洪文山严肃地说。
“洪书记,我听说这户人家的房子是祖宅,刚翻修完就遇上了拆迁,怕不是给点拆迁补偿费这么简单,市拆迁办什么样的‘钉子户’没见过,偏偏在小青楼面前望而却步,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朱文锦眯缝着三角眼说。
“不管什么文章,不能影响胭脂屯的开发建设,要知道骑士大饭店是‘金街银带’的龙头工程,你跟振东同志说,不能让外商对东州的工作效率失望!”洪文山嘱咐道。
“知道了,洪书记,这件事你放心,我一定会处理好的。”朱文锦一脸谀笑地说。
“文锦,我提醒你一句,无论如何不能强拆,民心向背啊,我们建设城市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绝不是流离失所,绝不能用公权压制私权,那会让老百姓很寒心的。”周永年提醒道。
“文锦,永年说得对,工作上要讲究方法,千万别搞出流血事件来,更不能让人家寻死觅活地找楼跳,要体现政策,真正做到亲情拆迁,依法拆迁,以德拆迁!”
洪文山嘱咐完,朱文锦和周永年起身告辞,洪文山送到门口回来后,疲惫地抻了个懒腰,拿起放大镜又站在东州地图前看了起来。
上午夏闻天主持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散会后,何振东说有要事和夏市长商量,便随着夏闻天去了办公室。
“振东,有什么重要事情不能会上说?”夏闻天一边给何振东沏茶一边说。
“闻天,早在肖鸿林时代市政府就制定了奖励对招商引资贡献大的外商的政策,这个政策是当时市委常委会同意的,而且市人大也审议过,但是这个政策制定后,成了一纸空文,从来没有对贡献大的外商实施过奖励,极大地影响了外商对东州投资的积极性,我以为,对做出贡献大的外商实施奖励,有利于外商对东州投资的积极性。”何振东有理有据地说。
“振东,你这个建议好啊,刚才在常务会上为什么不提出来?”夏闻天笑着问。
“我也是在会上才想起这个政策的,奖励外商的政策是肖鸿林时代制定的,我不知道你对这个政策是怎么想的,怎么敢贸然提出来。”
“看来你心里已经有了应该奖励的外商人选了,说说吧。”夏闻天呷了一口茶说。
“闻天,唐荣灿目前是招商引资贡献最大的港商,如果对他进行奖励,那么东州在香港的所有工作都好办了,包括东州建投在香港上市的问题都会得到顺利的解决,因为唐荣灿与港交所的关系非常好,熟悉H股上市的所有变通办法,他肯帮忙我们会很省力气的。”何振东不紧不慢地说。
“振东,你说得有一定道理,明林同志向我汇报过东州建投在香港上市的问题,还向我汇报了将东州建投改为东州发展,我认为改得好,东州发展代表的是整个东州,这对东州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唐荣灿在香港黄河集团投资东州的过程中的确贡献不小,振东你认为应该奖励多少?”夏闻天赞许地说。“根据投资额和提成比例,应该奖励人家一百万美金。”何振东一边说一边点烟。
“好,振东,那就按政策办吧,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还用不用搞什么仪式?”夏闻天挥了挥手说。
“我马上带东州房地产界企业家考察团到香港黄河集团交流学习。唐荣灿为这件事先回香港了,我看也不要搞什么仪式了,我直接把钱带过去,奖励嘛,我觉得在香港给人家效果更好一些。”何振东诡谲地说。
“好,振东,这件事你全权负责吧,到了香港,见到黄瀚晨先生,代我和文山同志向他问个好,就说我们祝黄先生身体健康,欢迎他在方便的时候到东州做客。”夏闻天爽快地说。
“放心吧,我一定把你和文山同志的问候和祝福带到!”
何振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立即给自己的小舅子于宝山打了个电话,让他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一趟。于宝山自从在姐夫的帮助下,办起了采沙场以后,日进斗金,满面春风,心里对何振东的怨消了一多半,但是对陈金发的恨又逐渐升了起来,因为他耳闻陈金发叫何振东姐夫,是从范真真那儿论的干小舅子,这让于宝山这个亲小舅子无法容忍,本想找何振东好好理论理论,想来想去还是忍了。因为于宝山心里很清楚,姐夫是自己的摇钱树,还是不得罪的好,至于范真真与陈金发可以找机会收拾他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