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栗明俊就和老头儿住在了一起,老头儿开始手把手地教栗明俊烧瓷的知识,后来年龄大了,就把瓷窑和膝下所有产业全部交给了栗明俊。
从老人手中接过瓷窑后,栗明俊利用从老人那学来的知识和几年来在社会上历练出来的经验,把老头的生意做得更大,在老头儿撒手西归后,把原有的瓷窑盘了出去,回到老家后创办了滨海市第一家私人企业精工集团公司的前身——精工烧瓷厂。
瓷厂建起来后,栗明俊一天二十四小时呆在瓷厂里,和工人同吃同住,就连他亲爱的老父亲驾鹤西游病故后都没回家奔丧,以至于姐弟们差点和他断绝血缘关系。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为了瓷窑,他连命都不要了。
在第一批瓷出窑的那天,技术人员才发现由于技术上的疏忽,建窑时把窑洞口设计小了,烧好的瓷运不出来,而烧好的瓷如果放在窑里时间过长就会全部毁坏。
这些瓷是他的全部家底子,要是全部毁坏的话,将要损失一千万,栗明俊的全部家当以及四处化缘来的资金将血本无归,他就会沦落为乞丐。
眼下唯一办法就是把窑洞口拓宽,拉瓷车才能顺利出来,而洞开的温度几乎达到二百度,人根本无法靠近。
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栗明俊冲进窝棚里,找到一床棉被,把全身都围了起来,然后冲到水缸旁,拿起水桶往身上浇水,等棉被灌满水后,拿起大锤,冲到窑洞边,抡起大锤,冲着洞口两旁的砖墙砸去,一锤、两锤、三锤……
洞终于被他砸开了,瓷砖终于全部拉了出来。
就在所有瓷都被抢运出来的一瞬间,栗明俊瘫倒在地面上。
有付出就有收获,从那以后,精工烧瓷厂越做越大,最后发展成为精工集团。
尤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当全国同类企业面临倒闭破产风潮时,栗明俊执掌的精工集团公司不仅早已成功实行产品升级、转型,而且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产品链,发展成为一家集地产开发;矿业发展;物流运输;土地开发整理;石漠化治理;土木工程、河湖治理、道路桥梁施工;煤炭、五金、建材、酒类和成品油经营为一体的大型投资企业。
034传奇身世
最近几年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原先的建筑机械已经渐渐淡出主业,代之而起的是更具潜力的电脑配件、丝织服装、新型墙体材料等。
在规划与发展企业方面,栗明俊的思路与常人有些不同。按照多数企业的成功路子,应当以一业为主、围绕主业做大做强,而栗明俊则主张多个主业齐头并进,即便外部市场发生波动也会东天不亮西天亮。
还有,现在不少企业集团看似联合舰队般超级强大,实际都是银行贷款在支撑,纯属盲目性扩张,一旦形势趋紧、银根收缩,马上便发生资金危机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精工集团则不然,多年来一直以自有资金为主,遵循谨慎扩张、稳步发展原则,一步步做大做强,成为滨海市乃至全省最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家。
当年,栗明俊的瓷窑是建起来了,产品也是生产出来,但销售成了一个问题,于是,他亲自到省城推销自己的产品。
就是在省城推销那阵子了,认识了周黎明。
栗明俊是滨海市昌江区人,周黎明是滨海市五湖县人,论起来两个人是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正是因为有了这层老乡关系,周黎明竭尽全力帮助栗明俊推销产品,而且从来不要报酬。
从那时起,栗明俊就特别佩服周黎明这位小老乡。
然而,事隔五年,阴差阳错,周黎明又被下派到滨海市做副市长,而且又分管乡镇企业局这一块,自然和栗明俊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听到栗明俊的声音,周黎明马上接口道:“大哥你好,不知道大哥有何吩咐?”
“你堂堂的大市长,我敢吩咐你吗?”
因为没有外人,说话相对就随便了不少,周黎明笑着说道:“大哥千万别这么说,我现在还只是常务副市长。”
栗明俊不屑道:“张昭才已经躺在医院里,这市长的宝座迟早是你的!”
“大哥这时候打电话给我,一定有事吧,什么事,尽管吩咐。”周黎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转移话题道。
“香港百利集团总裁约翰•凡尔林今天来我们滨海和我们精工集团洽谈昌江湾核电站合作事宜,晚上,我在亚欧商务宾馆设宴款待,你这个父母官到时候可要过来帮我捧场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