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漩涡(4)

2025-10-10 评论

  这就好比一个链条,连起了官场中的一切职务,牵一发而动全身。
  鉴于如此,有人暗自庆幸也就稀松平常不足为怪了。
  这当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家都想进步,都想当官,当了小官就想当大官,当了大官还想当更大的官,乡里干部想到县里当官,县里的干部想到市里当官,市里的想到省里,省里的想进中央,进中央后就想做国家主席,做了国家主席还想统治全球,雄霸宇宙。
  正如拿破仑将军说的那样,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有想当元帅的士兵才是好士兵。
  以此类推,只有想当国家主席的公务员才是好公务员,只有人人都想升官,这个社会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在所有人中,最高兴最激动的人应该是常务副市长周黎明。
  按照通行惯例,张昭才出事后,周黎明作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最有资格接任市长一职。
  004借车
  可是,在中国官场上,绝对不能高兴太早,忘乎所以,其中的缘由很简单,只要一日红头文件没下来,或者组织没找你谈话,就随时会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让这种所谓的惯例成为例外甚至意外。
  去年有一阵子,盛传市委书记王高原要到省政府任省政府秘书长,据说都已经有省里领导私下里和他打过招呼,市里也有人开始张罗为王高原庆祝和送行,可最终还是石沉大海,不了了之,至今没有下文。
  蔺胜运在部里主政市县干部处,有关人事任用,省委主要领导的意图,他几乎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所以,周黎明断定蔺胜运这时候让他去昭阳招待所和他见面一定和滨海市市长人选有关。
  事关本人前途命运,周黎明不能认真对待,电话一放下,就把秘书孟宪良叫了进来,让孟宪良想办法从其他单位弄一台车来,自己有用,但不要小号车,最好是桑塔纳或者面包。
  因为他知道,滨海和省城双阳市虽然相隔一百八十多公里,两地干部也不是非常熟悉,但市委大院的小号车太扎眼,而且他的车牌号又是全市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特殊号码,车往昭阳宾馆里一放,一下子就会被人认出来,指不定哪位老兄一好客,就会违背蔺大处长的意愿,惹出一大堆的麻烦来。
  孟宪良何等精明,马上明白了周黎明的意思,从周黎明办公室里出来后,立刻给市电视台台长牛金成打了一个电话:“牛台长,我是政府办的孟宪良。”
  周黎明之所以第一个想到牛金成,一则他和牛金成比较熟,二则既然是周市长有用,弄一台新闻采访车关键时候可以减少不少的麻烦。
  牛金成深谙为官之道,从得知张昭才出事那一刻起,他就预感周黎明将主政市政府,成为滨海市新一任市长。
  当然了,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牛金成一个,市委大院和市府大院不少人都认为周黎明一定会卸副转正,成为滨海市长的铁定人选。
  就连市府机关里已经有人开始提前行动,或是详细打听周市长的朋友圈子、社会关系、个人爱好,或是拜托与周市长私交不错的上级或者同事届时代为引荐、奥援。
  据说,就连事务管理局食堂那帮人,往日只顾着张昭才市长的粤南口味,此时竟也已着手物色调整小灶厨师,好让饭菜符合未来市长周黎明的苏鲁口味。
  作为周黎明的秘书,孟宪良也因此渐渐浮出水面被推向前台成为公众人物。
  公开场合大家当然不便明说什么,私下里就有人提前向孟宪良道贺,说以后还请多多关照、苟富贵勿相忘,或者高升了别忘拉兄弟一把等等之类的奉承话。
  也有相处甚好者干脆直言不讳,说周市长转正了,你小子肯定会跟着捞个师长旅长的干干,难不成哥们儿也顺便沾点小光,在你手下弄个团长营长的还不行?
  牛金成也早就想找个机会向周黎明靠拢了,要想向周黎明靠拢,首先得过孟宪良这一关,由孟宪良代以引荐。
  因此,一听是孟宪良的声音,牛金成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诚惶诚恐道:“孟主任您好,不知道孟主任找老哥我有什么吩咐?”
  “吩咐不敢当,有点小事要麻烦老兄一下。”
  “孟主任,您这话太见外了吧,和老哥我还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有事尽管吩咐,只要老哥我能做到的,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牛金成一脸谦恭,极力讨好孟宪良。
  孟宪良换了一种口气,道:“好了,不和你开玩笑了,说正经的,我想从老哥那借一台面包车用一下,方便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