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电视,看新闻。”马林生嚷,端起碗,面向电视坐正。马锐开了电视,又回到桌旁坐好,继续低头吃面,只是不时看一眼荧光屏。电视里不断出现工业增产农业丰收市场供应充足的画面,接着是不同行业的干部们在开会衣冠楚楚的国家领导人笑眯眯地会见肤色各异的外国要人,大亨什么的。
“这个地方我‘四清’的时候过,穷!就是出枣。过去遇上荒年,老百姓没吃的,都去打枣——嗬,现在也丰收了……”“这不是那什么嘛?过去是醋厂,现在怎么改酒厂了?噢,大概是原料地作物改了,因陋就简……”
马林生边吃边评论,介绍着背景,不时指着出现在画面里的某个有身份的先生郑重地对儿子说。
“这人到我们书店买过书,非常有学问非常和气,他买的很多书还是我给他推荐的……”
“这个人你该有印象吧?你们学的课文里有一篇就是他小时候写的《春到汾河》。这位老兄的文笔我可不敢恭维,半个世纪过去了,还是小时候那样,书倒一本本出,眼下我们只好把他的书放在儿童物柜台出售了,我是搞书的我可知道他……”谈笑风生间,马林生已吃完了面条,碗筷放在一边、仍津津有味地盯着电视屏幕自言自语、评头论足。
“又是他,又是他,怎么越长越像熊猫呵……”
他扭头看了眼儿子,“吃完了?吃完快去把碗刷了,咱们各刷各的碗。”马锐坐着不动,“我等等。”
“这等什么?我早说过,各人的碗各人刷,你该学着料理自己的生活了。”“我想看看这电视里有没有你不认识,没去过的地方。”
马林生嘴绊了一下,瞧了一眼儿子,不吭声了。呆呆地看了会儿电视一别脸嘟哝道:“没劲——快国际新闻吧。”
马锐拿着自己的碗筷出去了。
马锐洗完碗回来,电视里已经开始播放卫星传送的国际新闻。画面上不断出现在海里游戈的军舰、空中呼啸飞行的战斗机、扬着炮口在沙漠中行驶的坦克装甲车辆以及穿着迷彩作战服的美国大兵。电视投递员正在报告海湾局势的最新发展。“您说美国和伊拉克能打起来么?”马锐问他爸。
“难说。”马林生皱着眉头盯着电视,认真地思索,目前局复杂,我一下还不好忘下判断。
“您希望他们打起来么?”
“打仗总不是好事,不管什么原因,战端一启,万死千伤,外国人也是人呵……”“我倒希望他们打起来。”马锐说。
“为什么?”马林生奇怪地看儿子。
“电视好看了。”马锐说,“每天起码半小时战况报道吧?都是真枪真炮最现代化的战斗——多带劲!”
马林生想了想,点头道:“那倒也是,有的说了——你觉得美国能打赢么?”他征询儿子的意思。
“最好别像打巴拿马似的,一锤就砸烂了。让伊拉克也打几个胜仗,打仗有胜有负才好看。”
“没错。”马林生不自觉地赞同儿子的意思,“一边倒没意思,比赛要精彩必须两个队水平差不多。”
父子俩热烈地讨论起美伊双方的军力孰劣,一旦交火可能出现的战局。讨论到后来又变成互感概。
马林叹道:“要说如今的世界,还真得有几个美国这样的,以天下为已任,世界上哪个旮旯出点事都跟自己家着火一样着急。一百多个国家呢,那就跟一百多个孩子一样,时时刻刻总得有几个调皮捣蛋闯祸的……”
“对,得有个美国这种自告奋勇拿自己当全世界人民亲爹要求的。”马锐一本正经侃侃而谈,“不过这爹现在透着老了,碰上伊拉克这种身强力状的大儿子也有点打不动,得招呼老哥几个都搭把手……”“我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对国际上的事这么清楚——风去变幻?马林生听着觉得有点不是滋味儿,冷丁轧住话头,”这些事你搞那么清楚干吗?“
“关心呗,同学之间没事也议论。”马锐被扫了兴,懒洋洋地说。马林生打量着儿子,“我在你这岁数可说不出你这些话,早熟了点吧?”马锐瞟他爸一眼,眼中似含悯意。
“今儿作业做了么?”马林生严肃起来,坐直身子,人似乎高了一截。“没有。”马锐说。他看着马林生把眼睛完全蹬圆,才接下去补充,“老师没留。”“可能么?”马林生冷笑。
马锐耸耸肩。“少来这副怪样子!”马林生断喝,“哪学的这套!你知道我平生最恨的一种品质是什么吗?”
“撒谎。”马锐坦然回答。“没错!”马林生失去控制地尖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