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走了。县长留下的话使这位绵阳小伙激动了很久很久。
绵阳小伙和县干部两个人手拉手登上了一个高坡,迎着西南方向的阵风朝远处眺望,绵阳小伙指着远处那座有点像猴子的山,感慨地说他当新兵来时就是攀越的那座山,又陡又险,差点摔了下去。县干部眯着双眼看了好一会儿,最后对绵阳小伙说那座山要铲除,修一个足球场,今后我们县城还要组织足球比赛。
两人边走边说,对县城的发展前景、县城的建设规划推心置腹地谈了很多。在太阳缓缓西坠时,他俩又手拉手来到了一个离县城较远的门巴族村落,也就是他现在生活的这个村落。县干部指着一个老木屋说今天就在这家吃饭,吃真正的门巴族人煮的饭,并说这家人是县府工作组的积极分子。
他们俩进入了这年迈的老木屋,屋内的一切令绵阳小伙感到新奇。木屋的主人是一位极其热情、善良的老人,他和他那未满十八岁的小女儿接待了他们俩。
这是一次令人回味的聚会。酒足饭饱后,大家还趁着酒性唱起了歌,这是汉族人和门巴族人合唱的歌声,是对美好未来充满向往的激越之声。
白日的歌声格外嘹亮,引人注意,其他村落木楼里的人也被歌声所吸引,来到老木屋前看热闹。也就在这一天,老村落的男男女女都认识了绵阳小伙。大家都希望这位与众不同的汉族青年能留在墨脱,留在门巴族世代居住的老村落,最好是留在眼前这间老木屋里。
这就是门巴族式的留客方式,也是墨脱式的留客方式。善良的人们心是诚的,他们是真心实意地希望能留住这位汉族青年。
夜晚大家又接着喝酒,绵阳小伙终于幸福地醉了。陪同的县干部只得将大醉不醒的绵阳小伙子留在这间老木屋内,并再三吩咐一定要照顾好这位汉族青年。
不知是无意、有意,还是天意,这位绵阳老乡没有想到,很快他就成了这间老木屋的新主人。
几天后,县长和县干部一同去那个老村落,去看看这位绵阳小伙子怎么啦,几碗玉米酒会醉几天?
当县长和县干部来到老木屋前,看见绵阳小伙正和娇小的女儿一起,亲昵地坐在玉米堆上剥玉米粒,似乎已经把县长和县干部忘了。
第二天,绵阳小伙就在县政府报了到,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墨脱,并坚信,通过艰苦的努力,墨脱的未来会变成幸福的乐园。
这位曾为祖国的边境安全站过岗的复员战士绵阳小伙子,又为祖国的边境县城繁荣昌盛而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留在了这里。
墨脱县的确还没有更多更忙的事可做,特别是大雪封山后,那长达八九个月的封闭日子真不是滋味,这就是墨脱的现状。县长对绵阳小伙子的解释是,这是公路未修通的缘故,待今后公路修通了,有很多事要做,还要修街心花园、大楼、电影院,够你忙的。
绵阳小伙子心里明白,县长的解释不是没有道理,公路不修通,哪谈得上繁荣昌盛。况且,从东边的波密方向传来消息,国家已经投了资,修路的人们正在群山中开道,一路杀将过来,用不了多长时间,一条宽广的公路将横在眼前。
绵阳小伙子过起了大雪封山后墨脱的门巴族人最普通的生活。按照风俗习惯,父亲搬出了老木屋,将这间老木屋传给女儿和住进来的绵阳人。
对绵阳小伙子来说,全新的生活开始了。这是一种现实的生活,先熟悉远村近邻,再熟悉前山后坡,还得识别土里生长什么。
绵阳小伙子慢慢适应了墨脱的白天和夜晚,刚开始,他总觉得生活缺少了一点什么,但细细一想,又想不出究竟缺什么,只是内心深处感觉空荡荡的。这位伴随身边的女子成了他的老婆,可她连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为了方便,绵阳小伙子不得不学些门巴族生活基本用语。门巴族女子是一位勤劳善良、能吃苦的女子,无论绵阳小伙子在何处做事,这位女子总是形影不离相依相伴。
第一年就这么过去了,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用这位绵阳老乡的话来说:还没有闹清楚是怎么回事,女人就给他生了个儿子。
在儿子还未满月的时候,远山的冰雪融化,气候回暖,开山季节到了,进出墨脱的人们活跃起来。绵阳老乡天天抱着自己的亲骨肉,站在老屋前朝县府大门望去,看着那些来来去去的人在大门前打转。他的老婆看出了他的心思,不让他走,说等今后公路修通了坐上汽车出去看看。说来也是这个道理,现在千辛万苦走路出去看看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