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茂盛店召开笨花(211)村民庆祝胜利大会;
二、由甘子明介绍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经过;
三、为笨花(211)村死难烈士默哀;
四、编一出戏以资助兴;戏由向文成编写,内容自定;
五、在庆祝会上为笨花(211)的老人们“喝号”;
六、尹率真致祝辞。
三个人一边说,甘子明一边在本子上作着记录。
尹率真觉得庆祝会这样开很是圆满,但对会议第五项的“喝号”尚不知其内情。他是外县人,觉得这件事十分新鲜,便向甘、向二人请教,他们告诉他,喝号本是兆州一带的民俗:人老了就要有个号。小时候大人为孩子取名随意:小猫、小狗,乃至巴巴橛子都可以叫;但是这些名字对于一个老年人便不再适宜。你总不能面对一位七老八十的老汉说:“哎,小狗子!”那么,人到了这个年纪就该有个尊称,这尊称便是“号”。“号”要由撰号人先为村人编出,再通过一个仪式当众“喝”出。借个热闹场合,在戏台前喝号是个最好的时机。说到“号”,应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字为姓,第二个字为“老”,第三个字为号。比如甘老茂,向老盛……号与本人名字的意思多有联系,比如佟小狗,就可能被喝号为佟老守,取其狗守户之意。有时,撰号人为人撰号也常反其意而撰之。
转眼抗战已八年,笨花(211)村有八年没有喝号了,八年来“积攒”下不少老人。现在这当是个一举双得的好时机,既庆祝了胜利,又圆了村中老人的心愿。要紧的是喝号前得有撰号人,喝号成功与否,就看撰号人的智慧了。
尹率真兴致勃勃地听了喝号的来龙去脉,说,似这等民风,着实应该大力推广。这里除包含了尊老的意识,还是村中的大文明所在。尹率真说他就单等这一天了。当问到谁是撰号人时,甘子明说向文成就是个撰号专家。
尹率真告别向文成和甘子明,只待出席笨花(211)的庆祝会了。向文成就和甘子明着手为笨花(211)的老人撰号。他们先把笨花(211)的老人作了统计,以五十岁为限。原来抗战八年过后,笨花(211)年逾五十的老人已经有大几十人了。笨花(211)人遇事排户籍,习惯从后街开始,继而套儿坊,继而向家巷,最后是前街。后街第一家便是佟法年。为佟法年撰号,是向、甘二人的第一个难题。早年为官地打官司时,佟法年本是他二人的对手。现在要给佟法年撰号,从感情上讲,向文成、甘子明有点不情愿。不过二人又想到,自抗战以来,佟法年就一直是个卧床不起的病人,也没有与抗日政府作梗之举,儿子佟继臣又是后方医院医生。为佟法年撰号也当属分内之事吧,他们决定给佟法年取个中性的号。二人想了一阵,向文成说:“佟法年,号老顶吧。顶可以解释成‘顶牛’‘顶撞’,暗含了咱们和他的斗争历史。顶也可以解释成高大的意思,顶天立地么。”甘子明笑起来,笑着,在本子上写下佟法年,号老顶。写完对向文成说:“这他可没话说。如若再有第三种解释,佟法年住后街最东头,也是个顶头的意思。”向文成说:“听你这么一补充,这顶字就再合适不过了。”
佟法年的邻居叫佟晃悠,向文成想想说:“岁数不小了,该稳住了,号老稳吧。”
再往后数,有个叫佟大蔫儿的,向文成说:“号老振吧,五十多了,也该振奋一下了。”
再往前数是佟大狗、佟小狗哥儿俩,向文成分别为他们撰号为:佟老叫、佟老守。
佟姓过去之后当是甘姓,甘姓中有个叫甘小篮的,甘子明说:“号老编吧。”向文成说:“可以是可以,但‘编’和‘边’同音,容易记成老边,不如号老硏,篮子这东西非硏不可。”
甘小篮的邻居便是茂盛店的掌柜甘茂盛。向文成说:“茂盛的名字不必花更多心思,号老茂吧。”
甘姓再往后数是甘尾巴,向文成说:“号老摆吧。”
甘子明说:“下边该糖担儿了吧,他就挨着甘尾巴住。”向文成说:“他整天敲锣,号老鸣吧。”
以下是:
甘不够,号老丰;
甘傻子,号老聪;
甘难过,号老欢;
……
小疙瘩主叫紧巴,向文成说:“号老宽吧。”
西贝牛是个独姓,西贝家只有西贝牛过了岁数。向文成说:“西贝牛外号大粪牛,号老肥吧,攒粪肥田这是他终生的心愿。”
向姓在笨花(211)也是个小姓氏,只有向家巷几户人家。几户中尚无人过岁数。
以下是前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