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花(216)

2025-10-10 评论

  向家四口人围起饭桌长时间地闷坐着。这桌饭本是为了招待尹率真特意准备的:一摞白面饼,一大盘炒鸡蛋,一盆大米绿豆粥,还有一小碗西瓜豆瓣酱。同艾特意把豆瓣酱盛在一个五彩细瓷浅碗里,这碗是她当年在保定时买下的。现在这细瓷碗里的西瓜酱正对着院子释放着特有的浓香。一个下午同艾都在等待着尹率真的品尝,她等着尹率真尝完酱,说一声:“嗯,地道,地道。”那是他尝到了几粒西瓜子吧。现在尹率真还没有吃酱,却被抬下戏台,用块门板抬走,埋了。
  向家人无言无语,各自只想着从前他们和尹率真的交往。同艾听见尹率真说:“晒酱晒酱,酱就得伏天的毒日头晒。”
  秀芝听见尹率真说:“蒸饼子、熬粥我都会。”
  向文成听见尹率真说:“日本投降了,咱更应该活得节在。”
  有备听见尹率真说:“我叫率真,你叫忠厚吧。”
  有备想到尹率真,和家人还有所不同,他还有一个从尹率真那里“动员”来的皮挎包。他常常觉得“动员”这件事有几分亲切,还有几分不讲理。此刻他一边想着自己的不讲理,一边抚摩着挎包,才又突然记起一件事:这皮挎包里有一封信,信是寄给父亲向文成的。外地寄往笨花(216)的书信一律都放在茂盛店,刚才有备去茂盛店开会时,茂盛交给了他这封信。当时他没顾得看寄信人的地址,随手将信装在了挎包里。
  有备从挎包里拿信,也是为了把全家的注意力转移一下——不能总这样呆坐着吧。他把信举到向文成眼前,打破沉闷似的说:“有封信,不知从哪儿来的。”向文成听见有信,也暂时走出悲伤说:“你先替我看看寄信人的地址吧。”有备借着刚升起的月光看清了寄信人地址,说:“信封上写着寄自北京西四缸瓦市。”向文成说:“这是山牧师,山牧师的教堂就在缸瓦市。你就拆开替我念念吧。”三年前迫于形势,山牧仁离开兆州,去了北京。
  秀芝听说要念信,便端出一盏灯放在桌上。借着饭桌上的灯光,有备开始念信。这是一封用钢笔横写的信,汉字虽写得不强,但笔画清楚。有备先看落款,果然是山牧仁的信。有备一字一顿地念道:
  文成台鉴:我和内人离开兆州转眼已经三年了。由于中国之战事,虽不便通信,但时常想到在兆州的日子。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今天我没有在兆州和你以及我的教徒一起庆祝胜利,特致信,向你,并通过你向兆州的老乡表示祝贺。时下,黑暗已经过去,黎明又升起在兆州城头,这是多么令人高兴啊!但愿战争灾难不要再降临到我所熟悉的那座古城和乡村,我将常常为此祈祷。
  另,常记起二公子“摩西”是位热爱艺术的孩子。时下,北京有所专授美术的学校名“京华美专”,摩西如果仍然有研习美术的愿望,可来京就读,学费一事,我的教会当全力资助之。
  愿主保佑阖家平安。
  瑞典朋友山牧仁上。
  一九四五年八月于北京缸瓦市福音堂。
  这是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可惜它没有给向文成一家带来应有的欢欣。若在往常,向文成一定会就此发表些感慨的,因为自从山牧仁离开兆州后,他一直不断打听他的消息,他关心他这位瑞典友人的下落。后来,他总算打听到山牧仁已落脚在北京缸瓦市。现在山牧仁来了信,可是这信终不能抵消尹率真的牺牲给向家人带来的悲痛。面对山牧仁邀请“摩西”赴京进“美专”的事,向家更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向文成等待有备对此表态,有备却只字不再提他对艺术的热衷。又是一阵沉闷过后,秀芝说话了,她提议家人吃饭,说:“绿豆粥早就凉了。”说着给每人盛上一碗。向家人端起了碗,但他们谁也没有去吃白面烙饼和摊鸡蛋,更没有人去吃同艾的西瓜酱。他们还想着这是为尹率真准备的,若吃,便是对尹率真的大不敬了。四口人胡乱喝了各自碗里的绿豆粥,也不再回碗。只待放下饭碗,又沉闷了一阵,向文成才又接上山牧仁信中所问,他对有备说:“有备,你是怎么个打算?看,山牧师还记着你的爱好呢。”
  有备就像早有准备,他不假思索地说:“我是请假回笨花(216)参加庆祝会的,开完会,就得马上回代安。医院来了一车布,都要做成绷带,做完还得上锅蒸。医院就一口锅,做饭也得用。我还得到馒头房借锅借笼屉。最近绷带用得特别费,做一批绷带很快就用完了。”
  面对山牧仁的信,面对父亲的发问,有备说的尽是回代安做绷带的事,这使得向文成不得不放弃山牧仁信中的盛情。他只问有备:“你什么时候回代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