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谭十记(86)

2025-10-10 评论

  在半明半暗的火光中,我肴一下这个老人。我简直没有办法来描绘他的模样。通常描写一个穷而无告的乡下孤老头子的那些语言,自然在他的身上都是用得上的。那枯草般的乱发,那大半世的风霜在他的额上和脸上刻上的无数皱纹,那总是饱含着凄苦泪水的双眼,那一双拈藤般的手,那褴褛的衣服等等,但是,我从这个老人的身上却看到另外的许多东西。他那头发是枯萎发白了,却是那么倔强地向上直立着。他的脸上是有无数的皱纹,可是并不掩盖他那古铜色的面色,和那象粗粝的刀砍削出来的有棱有角的双顾。他的双眼中是满含着泪水的,可是从泪水中却闪射出烁人的火焰。不是哀怨,而是愤恨。那张嘴巴紧闭着,嘴唇象是用坚硬的石头雕成的,你可以期待从那里面发出来的声音,是绝不可能有向別人乞讨怜悯的成分的。他那滥褛的衣服还掩盖不住那久经日晒雨淋的宽阔的臂膀和直直的脊背。从这一切,使我理解到,无论什么样的痛苦和打击,是压不弯他的腰杆的。他是那么顽强地要和自己的命运进行搏斗,要在风里雨里挣扎着活下去。他的眼里在盼望着什么,期待着什么。但是从那迷茫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也不知道他到底盼望的是什么,期待的是什么。
  —杯浓茶递到他的手里,他不客气地接过去,一连呷了几口,放在火塘边。拿起二胡来幵始低头调弦。弦调好了,他抬起头来,用指头随便在弦上试拨几下,发出拔锵的声音4这声音似乎就引发了他的感情,在脸上的皱纹中开始凝结,并且从眼光中闪射出来,悲痛掺和着愤恨,然而找不到哀伤的踪迹。
  弦调好了,他好象已经习惯于不必征求旅客的意见,就侧着头开始拉起他的二胡来。原来他拉的是他的长篇弹唱中的一支序曲。我的音乐知识很浅,除开在白居易的《铎琶行》中看到过关于浔阳&头那个夭涯沦落妇人弹琵琶的描写外,也没有读过别细关于描写毕曲的作品。对于这个缚浪艺人拉的二胡,我是无法加以描绘的。但是他拉的曲子却把我深深地打动了,也包括在座的这几个已经听过他殚唱的受苦人。而且,本来在另外的茶座上喝着闲茶的人,正在油灯下的棋盘上酣战的棋友,甚至正在廊檐边收拾马具的马伕,都被他的曲子吸引过来,把他围着,听他拉下去,没有一个人说话。那曲子从低沉的平缓的有几分沙哑的调子开始,仿佛象在这一带常见的深山峡谷中,一股并不充沛的溪流,从不光滑的浅浅的河床上流过。曲子接着激荡起来,并且越来越响,越来越快,越来越显得高低反差强烈。就象那条溪流已经流到更为狭窄又比较陡峻的河床上,溪流在两岸花岗石上冲撞激荡,接着就冲进满川堆塞着大石头的峡谷里去。有的是在乱石缝中迂回曲折呜呜咽咽哭着,正在寻找出路的细流,有的是从壁立的危岩下或擎夭的石峡屮奔腾叫啸而下的激.流1也有的是拚着全身力气向排列在河床上的狼牙石山拚命撞去的巨浪,甘心情愿粉身碎骨,哗哗啦啦散落在青苔上,化成白色的飞沫。曲子又走进平缓的行情诗屮去了,那么浅唱低吟委婉有致,那么峰回路转引人入胜,那么叫人荡气回肠。声音细得几乎听不到了,若断还续,似无却有,好象溪水巳经流入地下去变成潜流了。忽然,轰然一声,石破天惊,乱云飞驰,象把黄河水抬到夭上,一下倾倒下来,又象那地下潜流忽然从岩缝里飞奔出来,以万钧之力,浩浩荡荡,倾泻入一个几十丈深的黑龙潭中去了。多么痛快,多么气概!我们正大张着眼,望着他那麻灰色的—头乱发,正疯狂地颤动,他那手指上上下下飞快地按着弦索#忽然他把拉弓一抽,戛然而止,声息全无。他把脸抬了起来,眼睛并不望着我们,而是望着周围的黑喑,望着远处,好象看到了遥远的他所渴望看到的什么地方,那么光明,那么激亮,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方,走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凝然不动,也‘不说一句话。
  我们也一样,谁也不说一句话,呆望着他那麻木的平板的脸,又顺着他那眼光望过去,好象也想分享那他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快乐。但是我们什么也没有望见,只是一片黑暗。什么悦耳的音乐也没有听到,只听到屋檐下滴滴嗒嗒令人烦闷的雨声,那马棚中夜马在晈草和喷鼻的声音。
  有“个人把一杯水送到他的手里。看来是想叫他润一下喉头,准备接善听他的说唱了,下面才是故事的正文。
  还是鼓动我去叫老人进来的那个马帮脚子在我耳边说:“你还想要听他的说唱呜?就这么边拉边唱。不过,那要三几个晚上才说唱得完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