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集续编(20)

2025-10-10 评论

  (3)新潮社北京大学部分学生和教员组织的一个具有进步倾向的社团。一九一八年底成立。主要成员有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周作人等,曾出版《新潮》月刊(一九一九年一月创刊,一九二二年三月出至三卷二期停刊)、《新潮丛书》和《新潮社文艺丛书》。后来,由于主要成员的变化,逐渐右倾,无形解体。
  (4)指陈西滢给岂明的两封信中的第一信。参看本卷第209页注。
  (5)“暗中挑剔风潮”陈西滢攻击鲁迅等人的一句不通的话。
  参看本卷第80页注(8)。
  (6)“十年读书十年养气的工夫”这是李四光给《晨报副刊》编者徐志摩的信中所说的话。详见本篇注(23)。
  (7)“耳食之言”即传闻的话。语出《史记·六国年表序》。
  (8)汪原放先生“已作古人”一案鲁迅在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八日《晨报副刊》上发表《望勿“纠正”》一文。其中说古书的标点者“汪原放君已经成了古人了”。后知汪还健在,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在将该文编入《热风》时,特于篇末作了订正。汪原放,参看本卷第306页注(6)。
  (9)“刑名师爷”清代官署中承办刑事判牍的幕僚,叫“刑名师爷”。一般善于舞文弄法,往往能左右人的祸福。当时绍兴籍的幕僚较多,因有“绍兴师爷”之称。陈西滢曾在《致志摩》中攻击鲁迅“是做了十几年官的刑名师爷”。
  (10)“察见渊鱼者不祥”语见《列子·说符》:“周谚有言: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察见渊鱼”,比喻窥见别人心中的“隐匿”;“不祥”,是指容易招来猜忌和祸患。
  (11)学理和事实这是陈西滢自我吹嘘的话。参看本卷第171页注(14)。
  (12)“笑吟吟”的天才的讽刺这是对徐志摩吹捧陈西滢的话所作的概括。参看本书《有趣的消息》及其注(17)。
  (13)毛厕这是陈西滢诬蔑女师大的话。参看本卷第80页注(10)。
  (14)“人气”岂明在《闲话的闲话之闲话》里曾针对陈西滢侮辱女学生的话说:“许多所谓绅士压根儿就没有一点人气,还亏他们恬然自居于正人之列。”陈西滢随即在《致岂明》中加以辩解,其中有“如果先生还有半分‘人气’”这样的话。
  (15)发热陈西滢在《致志摩》的末尾说:“昨晚因为写另一篇文章,睡迟了,今天似乎有些发热。今天写了这封信,已经疲乏了。”
  (16)“逼死”一九二五年十月一日,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当天他就发表了一篇《我为什么来办我想怎么办》,文内说到陈西滢本来是最厌恶副刊的;但“为要处死副刊”,反而赞成徐志摩来编《晨报副刊》,以便“第一步逼死别家的副刊,第二步掐死自己的副刊,从此人类可永免副刊的灾殃”。
  (17)赵子昂(1254—1322)赵孟。肿影海荩ń裾憬庑耍┤耍榛遥曰碇啤9赜谒淼墓适拢宕馍洞蠊勐肌肪硎醴a登题赵孟《浴马图卷》中有这样的记载:
  “(赵孟)尝据床学马滚尘状,管夫人自牖中窥之,政见一匹滚尘马。”
  (18)“悻悻的狗”陈西滢在《致志摩》中谩骂鲁迅说:“说起画像,忽然想起了本月二十三日《京报副刊》里林玉堂先生画的《鲁迅先生打叭儿狗图》。……你看他面上八字胡子,头上皮帽,身上厚厚的一件大氅,很可以表出一个官僚的神情来。不过林先生的打叭儿狗的想像好像差一点。我以为最好的想像是鲁迅先生张着嘴立在泥潭中,后面立着一群悻悻的狗。”
  (19)“重女轻男”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八期(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的《闲话》中谈到女师大风潮时说:“外国人说,中国人是重男轻女的。我看不见得吧。”
  (20)法兰斯通译法朗士。参看本卷第66页注(12)。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五十七、五十八期(一九二六年一月九日、十六日)连续发表两篇谈法朗士的《闲话》;徐志摩看到第一篇后,便在一月十三日《晨报副刊》发表的《“闲话”引出来的闲话》一文中称赞陈的文章和法朗士的文章同样“妩媚”,又说他学法朗士已经“有根”了。参看本书《无花的蔷薇》第七节。
  (21)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后收入论文集《坟》。
  (22)刀笔吏古代书吏在办理文书时,经常要使用刀和笔两种工具(用笔写在竹简或木札上,有误则用刀削去),所以秦汉时的书吏被称为刀笔吏;后来它又转为一般舞文弄法的讼师的通称。陈西滢曾在《致志摩》中攻击鲁迅为“刀笔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