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艺术效果最大,花钱最少。明白我的意思吗?”
孟先生一下子把话打住了。他站下来,看着宝庆,手插在西装口袋里。
宝庆笑了又笑,心里高兴极了。不是替自己,是替他的大鼓书高兴,也是因为这么个有学问的人,也承认它的重要。“您明白我的意思吗?”剧作家接着往下说,又走了起来。“您得有新的鼓词。您得有适合抗战的现代题材。您和您的闺女都需要新题材。”他看着秀莲:“秀莲小姐,您一定得学习新题材。刚才听众对您唱的书不感兴趣,您伤心得哭了。别难过,唱人民需要的东西,他们就会象欢迎您爸爸那样欢迎您。”
“上哪儿去找新词呢?”宝庆问。
孟先生笑了。用那棱棱瘦指对着自己的胸口。“这儿,这儿,到我心里去找。我来给您写。”
“您来写?”宝庆重复着他的话,“哦,孟先生,真是不胜荣幸之至。那么一言为定,打今儿起,您就是我们的老师了。”孟先生摆摆手,象是不让他们过分热心。“别着忙呀,朋友,别着忙。您还得先当我的老师呢,完了,我才能当您的老师。您得先教我一些老的鼓词,让我学会这门艺术。我想学学大鼓书的唱腔和韵律,学着把唱腔配上词儿。我们得互教互学。”
宝庆有点怀疑,他能教这位剧作家些什么呢?不过他还是同意了。他指着窝囊废。“我哥能帮您的忙,孟先生,他又会做,又会唱。”
孟先生高兴得容光焕发。“就这么定了。我要到南温泉来写新剧本。得空我就来,学学唱大鼓,学学写大鼓词。为了报答您教我学艺的一片心,我乐意教您的闺女读书写字。现代妇女嘛,文化总是有用的。”
宝庆抬头望天,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终于得到了赏识!这真是大鼓艺术的胜利。他从来没想到,未来是那么光明,以往是那么有成绩。
“大伯,爸!”秀莲叫了起来,“我就要当女学生了,我要下苦功跟孟先生学。我一定说到做到。”
二奶奶从来没听说过这么荒唐的事,什么,秀莲也要念书?!她对年青的姑娘,自有她的看法:姑娘大了,不念书就会学坏;要是念了书呢,那就坏得更快,丢人现眼更厉害。“大姑娘家,早晚得嫁人,用不着念书认字。”她大声叫嚷,“知道的事多了,天知道她会干出什么事来。”
无论她怎么说,孟良都不当回事。他拿定主意,要到南温泉来教秀莲读书。他身子骨虽然单薄,可意志坚强。他要是下定了决心,哪怕是座大山呢,也得钻它仨窟窿。
秀莲急不可待,恨不得马上开始读书。上回在剧院,听众不听她的,好叫她伤心。她挺机灵,知道要应付这种场合,她还缺乏经验。她非常崇拜那些年青的女演员。她们那么自由自在,多叫人羡慕!她想,那些女演员一定都是些女学生。她自己虽说是个卖艺的,可要是有了文化,地位就不会象今天这样低贱。她决心好好跟着孟先生学。这辈子恐怕是不会有上学的机会了,不过要是她能读会写,和女学生也就差不多了。她能抽出时间来学习。
宝庆和大哥见秀莲有了读书的机会,都很高兴。他们知道她有天份。要是再受点教育,她的天份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奶奶说什么也想不通。她很担心再也镇不住这个女孩子了。想想吧,家里养着个能读会写的女孩子,那可就有得瞧的了。学生都讲自由恋爱。卖个姑娘不算什么,可要让她白白地把身子给别人……这么一想,她的心发抖了。她有时在小镇的街上走,碰到一对青年男女手拉着手走路,她就觉着恶心。
孟良第一天来教书,方家沏上最好的花茶,捧出许多好东西来给他吃。宝庆主张,第一课先教他大哥,孟先生不答应。他要教的是秀莲。他的安排是这样,他先教秀莲一个来钟头,然后跟着窝囊废学艺。据他自己讲,他可以一口气干上五个钟头,再多都行。
窝囊废高了兴。“我的时间全归您安排,”他说,“您要是乐意,咱们就干它个通宵。”
秀莲正等着上课。她努力打扮得象个女学生,穿一件白布褂子,不施脂粉。爸爸一叫,她连忙朝着堂屋走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