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团长和庞政委又作了报告,说明攻打“老秃山”在军事上与政治上的意义:粉碎敌人的冒险登陆进攻;大量杀伤敌人,消灭敌人对我的威胁;证明我越战越强,要攻就攻,攻下能守;创造战斗的经验……庞政委强调地指出:这次战役,和过去的一样,要以党、团员和功臣为骨干,去打个硬仗。
新的战术思想,新的光荣,新的责任,使到会的人都感到一种对新的伟大时代的兴奋。他们不止于去英勇地打一个仗,而是还要以身作则地带动别人,用党的光荣与光明照耀着全排全连全营全团全师,都肯去用血汗与生命争取作英雄!大家热烈地发言,表示态度:把无名高地打成个有名高地!
要攻得下,守得住,争取作能攻能守的英雄部队!打好一个知己知彼,有足够准备的与十分把握的漂亮仗!
只许当英雄,不许当孬种;攻击要当英雄,守备要当英雄!
学习战术技术,艺高胆大,打一个有足够准备的,有十分把握的歼灭战!
在战斗中有勇无谋不算英雄;讲战术,讲办法,才能在“老秃山”上打个出色的漂亮仗!
不中断指挥,一边打一边调整组织。
战场鼓动,人人开口,个个鼓动,不打哑叭仗!指挥要和鼓动结合!
严格执行战场纪律,人人维护,个个遵守!
担任后勤工作的提出保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员,一切为了胜利!阵地运输与担架工作者保证:上运弹药,下运伤员!
不丢掉一个烈士一个伤员!
担任医疗的要:
医疗适当及时,减少残废率,死亡率!
…………
有一项决议,就增加一分对任务的明确,与争取胜利的决心。要使事事明确,人人摸底,就是大家在会后的责任——普遍地、及时地、深入地、不间断地、随时随地随人进行鼓动宣传。
(8)
白天,山中仍不见一个人影。在山沟里穿来穿去的是寂寞无聊的冷暖不定的小风。上面,从海洋飘来的黑云,一会儿压在高峰上,一会儿又随风散开,露出清新的蓝天。有时候,来一小阵斜风细雨,可也有时候飘下几片雪花。
外边虽然那么静寂,冷热阴晴不定,在坑道里却是另外一番情况。干部们战士们都在极度兴奋紧张中讨论上级的指示。山洞里的热情象多少股红热的钢汁,一旦流出去就可以冲倒“老秃山”。
军事的民主把我们的战斗意志凝炼在一起,成为钢铁。有些有顾虑的坦白了顾虑,从而消灭了顾虑。有些思想不正确的受到批评与鼓励,端正了思想。有些有计策的献出计策,有些有经验的拿出经验,有些有意见的提供意见。这样,在执行命令之前,就有了充分的准备,丰富了完成任务的知识,加强了完成任务的信心。
常若桂班长连“够呛”都顾不得说了。现在无须发泄感情,他要把所有的兴奋欢快都积存在心里,等打下了“老秃山”,在主峰上边去欢呼几声!
白天,他参加各种会议;夜晚,他已开始往河东运送弹药与物资。在开会的时候,他不多说话,只把疙疙疸疸的大手放在膝上,眼珠在长而大的眼眶里移动着。移动一会儿,他盯住一个同志,好象是说:“小家伙,该你表示态度了,作个英雄,还是当孬种!说吧!”
但是,只要一开口,他就说对了地方。他有经验,有热情,而且肯用心思。“我说,搞运输不怕忙,就怕乱!一时一刻不能没有指挥,没有组织!有了伤亡,赶紧从新组织起来,不怕组织小,就怕乱七八糟!”还有,“过封锁线的时候,该快就快,该慢就慢,可千万别犹疑不定,拿不准主意!炮弹专打拿不定主意的家伙!”
他的话永远是这么简单而有力量,深深地打入大家的心里去。
刚一听到传达报告,他就去见连长,要求任务:战前,他往前线运送东西;一开火,他到阵地去。“我保证上运弹药,下运伤员!跑不动,我走;走不动,我爬;有口气,我就不离开‘老秃山’!”
连长答应了他的要求。团的运输连本来是要配给营里一部分力量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