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高地有了名(4)

2025-10-10 评论

    “他们在后边呢。他们慌,我稳!”班长的话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难解的。若是说完全了,那就应当是:“后面有好几个人呢。他们一出发就快走,走着走着就喘不过气来,都是山路啊。我呢,始终不慌不忙,所以倒走到前面来了。”
    小谭不敢细问,省得班长反击:“你连大白话都听不懂?”对了,常班长就是这么个人:不管吃多大的苦,只要在部队里他就高兴。要是听到一个胜利的消息啊,他就能连喊几十声“够呛”。虽然他的嘴又狠又硬,他可是能团结人。他并不去拍拍这个的肩膀,或隔着老远招呼招呼那个。他的团结方法是永远以身作则。他是共产党员。苦的他吃头一份,甜的他吃末一份。谁要是夸他好,他就顶谁:“难道党员该不好吗?”可是,过一会儿,他会连说三声“够呛”;他知道自己的确是好,而且应当一天比一天好。
    东边来了两个人,常班长知道桥必定已经搭好,慢慢地站起来。
    “等等吧,他们还没来。”小谭还想跟班长多扯一会儿。“我丢不了我的兵!你也别丢了你的电线!”班长说的是好话,可是不大好听。
    “丢了我的脑袋,也丢不了电线!”小谭也还了句硬的,颇得意。
    迎面来的是有名的上士唐万善,常班长认识;还有卫生员王均化,常班长不认识。矮个子,满面春风的上士也参军多年,跟常班长是老战友。常班长本想跟他说两句话,可只用右手大致地敬礼了一下,就走过去。原因:他不认识上士旁边的年轻人;对生人,不管是穿军衣的还是便衣的,他以为一过话就有走漏军事机密的可能!
    小谭对刚来的两位都不认识,本想跑下去看看闻季爽。可是,上士先招呼了他。上士每天,据不正确的估计,一个人要说十个人的话。他的兴趣与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对管理伙食非常地有办法。他刚刚由河东回来,把他办伙食的经验介绍给新换防上去的那些炊事班。在办伙食之外,他还能编写相当好的快板、山东快书和单弦。战士们满意他的伙食,也爱听他的曲艺。假若不是在坑道里,他还会教战士们在春节的时候耍龙灯,踩高跷。现在,他正和王均化讨论怎样改进抢救伤员的方法,好减少伤员的痛苦。他上阵地抢救伤员已有过多少次。
    看见小谭,上士马上放下抢救伤员的问题,兴趣转移到电话线上来。“同志,今天又炸断了几处?”
    小谭好象也学会了常班长那极端谨慎地保守秘密的态度,只笑了笑,没有回答什么。
    王均化虽然很年轻,可是已经参加过战斗,不仅包扎过阵地上的伤员,而且用手榴弹打退过敌人的冲锋。因此,他以老战士自居,喜爱沉静严肃的新同志。他很爱小谭刚才的稳重劲儿。
    这时候,被常班长落在后边的几位运输员都赶了上来。天色已十分黑暗。上士赶紧打招呼:“都歇歇吧!要抽烟的可以到洞子里去。”他在任何环境都能很快地想出办法,把大家安排得妥妥当当。
    大家不肯停下,怕过一会儿敌人打起照明弹,过桥麻烦。上士叹了口气:“真!咱们谁都受着这个月白紫花颜色的邪气!我愿意一下子把敌人全捶在那个山包里,一个不剩!”
    这些话打到运输员、卫生员、电话员的心坎上,就是下边的工兵也必有同感。
    大家一齐向东望了望。除了几颗大星,看不到什么。
    他们想望见的就是敌人常常夸口的“监视上下浦坊的眼睛”,“汉城的大门”,“最坚固的阵地”的“老秃山”。我们管它叫作“上浦坊东无名高地”。
    (2)
    岂止战士们呢,连贺营长也有点不痛快——守备了三个多月,只打了些小的出击,没摸着痛痛快快地打个大仗!守备到两个多月的时候,他已经觉得对敌人阵地的地形,敌人使用火力的规律,都掌握了七八成;不敢说十成,他向来不自满自大——一位英雄的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再加上自己的和战士们的勇敢,与求战的迫切,他相信一进攻就可以拿下“老秃山”来。战士们屡屡向他要求这个任务,他也向上级反映过意见。可是,全营撤下来整顿。
    他首先想到:应当检查自己,自己一定还有许多缺点。自从十六岁参军,从战士作到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他每战必定立功,可也永远不骄傲自满。他的荣誉心多么大,谦逊心也多么大。假若他把得到的纪念章和奖章都挂出来,可以挂满了胸前。但是他不肯挂出它们来。他要求人人不用看到奖章就信任他。当他参军的时候,他是带着四条枪去的。虽然每一条枪都是破出性命得来的,他可是毫无表功的意思。他只为表示:“我是真心真意来参军的!”那四支枪中,有一支是这么得到的:在祖国东北的一个城市里、马路上,他一刺刀结果了一个侵略东北的日本宪兵,抢起手枪就跑。那是在正午十二点,满街都是人啊!他才十六岁啊!假若由他自己述说这个故事,他会简单谦逊地说:“相信我,我恨敌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老舍